
今日,鞋已是男女老幼的日常單品。既然萬千寵愛在一身,品牌當然會看準時機,密集式地推出新品。但看著自己的鞋櫃時,究竟有幾多對已被「打入冷宮」呢?來自意大利的新晉球鞋品牌iRi,以全人手製的繽紛鞋款為賣點,也是市面上非常鮮有的設計。比起鬥快鬥新的經營模式,創辦人Janet更愛不慌不忙地做自己。
Einstein quoted, Be a voice, not an Echo.
(譯:引用愛因斯坦的名言—要有主見,並非附和。)


分叉路口前的決擇
就算不是時尚迷,應該也聽過帕森設計學院的大名吧。美國真人秀節目《天橋驕子》的設計師們,正是在這裡頂著黑眼圈奮戰!既然被譽為是時尚界的名校,入讀的學生理應充滿熱誠,甚至有著明確目標。但前來修讀時裝設計的Janet,反而想藉此傾聽內心的意願。
Before starting the course, I couldn’t decide if I wanted to do fashion illustration or design.
(譯:在課程開始前,其實我嘗未決定好要做時尚插圖或設計。)
插畫與設計,可算是完全不同範疇的工作。但在這幾年,
iRi,就是見證了她的夢想成真。


全手工製的「童年回憶」
At iRi we believe in creating valuable and optimistic experiences.
(譯:我們相信,iRi正創造出一種充滿價值及樂觀的經歷。)
超獨突的鞋款剪裁,不規則的鋸齒鞋跟,搶眼的紅藍黃元素,加上意大利全人手製的賣點,絕對是iRi的生招牌!為何會有這個設計意念呢?「The collection was inspired from my memory of family summer picnics back when we were kids.」(譯:系列的靈感,源自我小時候與家人野餐的回憶。) 小時候的週末活動,Janet最愛與全家總動員戶外野餐。回想起大家的穿搭,就像一幅繽紛的圖畫-媽媽的碎花裙子,爸爸鮮豔的polo上衣,自己的方格恤… iRi的球鞋,就是把Janet的童年定格下來。
此外,Janet更分享了「襪子球鞋」的背後故事:「My grandmother used to make us wear socks with sandals whenever we went to an outdoor picnic.」(譯:每次野餐時,祖母總讓我們以涼鞋搭配襪子。) 這種老土襯法,近年又有興起的趨勢,但Janet不希望「照辦煮碗」地設計,反而重新改良,打造著嶄新的高筒款式。

球鞋,就是無性的有力象徵
Design is for all and shouldn’t have to be categorized by gender.
(譯:設計是為所有人,而非以性別來分類。)
近年,時尚界提借一種無性主義。這種主張,不但令設計裡的性別意味漸漸消失,更把刻版的男女形象打破。Janet直言,這絕對是大部分設計師樂意看到的事,而品牌本身的存在,也是默默地推動著無性思想。
在iRi的產品裡,全都是男女皆宜的鞋款,更無刻意展露出過剛或過柔感。對Janet來說,球鞋不單是日常單品而已,更是無性的有力象徵。在創造獨突的同時,也希望把傳統的性別思想拋棄,追求更多彩的新世代。




All photos © iRi
Learn more about iRi here!
TEXT & INTERVIEW : MABEL W/HOKK FABRICA
DESIGN: CYAN F/HOKK FABRICA
30 July 2017,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Sneakers FixStyle FileWomen in Fashion專訪時尚設計運動風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