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樂壇痛失The Cranberries主唱Dolores O’Riordan,令不少樂迷感到惋惜。而說到愛爾蘭音樂,有另一位唱作人也是值得我們認識的,她就是八、九十年代紅極一時的「禿頭歌女」Sinéad O’Connor。
禿頭標誌 天籟之聲
不需要任何舞蹈員的陪伴,不需要任何複雜的燈光,尼姑頭、身穿比堅尼黑色上衣和鬆身爛牛仔褲的歌者,獨自走到舞台正中央隨著強勁的節拍擺動身體,高歌呼喊,如此簡單的設置就成了Sinéad O’Connor 1989年在格林美頒獎典禮上的經典表演。那年她成功獲得「最佳搖滾女聲」,21歲的小妮子以及由她自己監製的首張專輯The Lion and the Cobra(1987)一夜間成了家傳戶曉的名字。
1989年格林美頒獎典禮上演出Mandinka 一曲
Sinéad O’Connor具魅力的唱腔和台風總是叫人難忘,在YouTube上曾有樂迷形容她是冰島歌手Bjork與愛爾蘭歌手Enya之間那「缺少了的鏈接」,聲線同樣能剛能柔,同樣流露出獨特的個性,而Sinéad O’Connor自己則稱Bob Dylan、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David Bowie等為首張專輯的靈感。
1990年翻唱Prince的Nothing Compares 2U,樸素而震撼的「大頭演出」令她獲得國際注意
Feel So Different 中具魅力的台風
是歌手又是社運人士
更難得的一點是,Sinéad O’Connor的作品往往回應社會議題,不只是純碎的娛樂那麼簡單。她將童年時被單親母親虐打和性侵的經歷寫成《巴比倫之火》( “Fire On Babylon”,1994),貝斯重重複複的樂句,象徵人生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再配上詭異的MV,Sinéad O’Connor用音樂告訴世界家庭暴力的人間悲劇,而她後來亦成為了一名反虐兒社運人士,1992年試過在電視節目直播期間突然對著鏡頭撕爛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照片,表達她對於天主教神職人員剝削和性侵兒童的不滿。此舉惹來外界爭議,但Sinéad O’Connor懶理別人想法,只管為了自己所相信事的而發聲。
面對創傷 一步步努力走出陰霾
與母親關係上的愛恨糾結,困擾著Sinéad O’Connor的一生,19歲時她母親遇上車禍喪生對她造成了很大的精神打擊。去年,51歲的她首次在電視節目上詳細公開童年被虐打和被陌生人和母親性侵的經歷,人們才知道原來禿頭的選擇最初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年輕時的Sinéad O’Connor以為只要「變醜」,就能夠避免性侵的事情發生。
面對創傷絕對不容易,雖然少年時反叛的Sinéad O’Connor缺課偷竊屢次犯錯,但她一直都沒有放棄她的不完美人生,只緊緊抓住她喜歡的事情——音樂,而在音樂中,她找到了一個有價值、更加可愛的自己,將昔日禿頭的選擇的悲哀,變成自強符號,自由地在台上高歌跳舞,因為她相信,儘管傷痕累累,每一個人都終會找到那個能讓自己發出耀眼光芒的地方。
Love the life you have and be grateful for what you are.
—Sinéad O’Connor
推薦給你:
執導Jay-Z Family Feud MV,日舞影展首位非裔最佳女導演Ava DuVernay
擁有超過500萬Instagram粉絲!伊斯蘭時尚界具影響力的人物──Neelofa
Her Story:革命女俠秋瑾的浪漫與孤獨
DESIGN: LAWRA/ HOKK FABRICA
8 February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