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
01 香港人講求效率,時間就是金錢。去茶餐廳要有心理準備,未坐暖椅子已經會有侍應問你吃點甚麼。假如稍有差「遲」,別怪他們微言,是客似雲來的茶餐廳生態環境把他們都訓練得快恨準,配合趕時間的上班族,忙碌的學生哥兒們。
02 點菜的時候,不用加太多客套說話如「麻煩」和「請問」,這樣會延長點菜時間,有話直說就是茶餐廳的基本禮貌。
03 一般來說,飲料指的是冷熱奶茶、咖啡、檸茶、檸水,比較特別的有阿華田、巧克力、好立克、杏霜和西洋菜蜜,再特別一點(通常要加錢) 有利賓納、紅豆冰和滾水蛋。這是茶餐廳期望客人(就算是第一次來)不用侍應解釋也知道的飲料種類。
靈活
04 忙碌的工作令廚師變得靈活變通,沒有米粉會自動幫你換通粉,沒有茄汁會幫你轉黑椒汁,確保客人不會餓死。
05 生活在香港這片彈丸之地,租金高昂,一呎價值連城,因此香港人對空間利用十分有研究,茶餐廳亦不例外,他們不輕易放過牆壁,還有玻璃和桌面間的任何一寸空間,都將之貼滿餐牌,客人也別怪字體太小,唯有落足眼力吧。
06 搭枱──同行者坐卡位的一邊,另一對坐另一邊,雖然不太喜歡面面相覷的情景,但客人也會乖乖就範,與不認識的顧客同枱吃飯,客人的質素真值得一讚!
07 與朋友吃飯,最麻煩的是付款時要在座位上左湊右湊,處理找錢問題。但茶餐廳老闆娘一般都十分靈活變通,離開時客人都可以分開付款。AA制,無難度!
08 雞蛋要炒蛋,還是煎蛋;鐵板牛排要配飯或意粉或薯菜;餛飩麵要走青(不要蔥),還是多蔥,對茶餐廳來說都不成問題,雖然他們的語氣有時不太友善,但很多時都會盡量配合客人的需要。
創意
09 瑞士汁雞翼不是來自瑞士;港式法式西多士與法式西多士有別。雖沒有指鹿為馬的意圖,但或許是香港獨特的殖民地歷史令茶餐廳不斷出現身份認同的問題──日式炒烏冬、印度咖喱和葡國雞飯雖擁有國際性的名字,但其口味卻是100%正宗港式地道呢!
10 侍應以代號互相溝通,「0茶」(檸茶)、「華田」(阿華田)、「行街」(外賣)、「前後」(兩位客人分別叫了同款食物)、「腿蛋治」(火腿雞蛋三明治)等等,名詞動詞言簡意賅,創意無限,看不明白賬單(一張再造memo紙)實屬正常的,沒有茶餐廳名字,沒有日期,只有客人需要知道的重要資訊──價錢。
推薦給你
DESIGN: ©HOKK FABRICA
21 June 2014, 4:02 P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