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金髮小女孩懶洋洋地躺在一片長滿雛菊的草地上,她時刻澎拜的想像力無法叫她靜靜地坐下來上課。突然,遠處一隻身穿禮服的白兔先生匆忙地跑過,不時打量手中的陀錶;好奇和調皮的個性在愛麗絲的內心隱隱作祟,她快跑跟隨,然後掉進一個奇幻的洞穴之中…… 這是文學作品《愛麗絲夢遊仙境》的開場,相信沒有人會認錯。

小時後看過了迪士尼的卡通版本後,我跑了去圖書館翻看原著故事書。我抱著精裝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注意力不禁落在精美的黑白插圖上,但無奈讀不下去──故事中的對話實在太過匪夷所思。長大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再讀童話,昔日看不明白的謎語今天竟恍然大悟。

+延伸閱讀|有天你會長大,會再次閱讀童話故事
在看看這些謎語之前,讓我們花點時間,認識一下作者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位於倫敦的英國國家肖像館掛著這麼的一張肖像:一名身穿筆挺西裝的男子坐在花園中,他五官深邃,棕色的曲髮微微向外翹,大腿上放著一本翻開的書;他正在低頭看書,神態自若,文質彬彬,在專注與寧靜之中泛起了陰柔的氣質──這是25歲的卡羅。

albumen print, 2 June 1857
5 1/2 in. x 4 5/8 in. (140 mm x 117 mm)
Purchased with help from Kodak Ltd, 1973
Primary Collection
NPG P7(26)
©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
卡羅是牛津大學的數學天才。據說有一天他跟副校長游船河,與他們同行的還有副校長的三個女兒,卡羅便即興發揮講了故事,後來便成了《愛麗絲夢遊仙境》。這本經典的兒童文學蘊含了很多謎語,貼合卡羅喜愛邏輯思考的個性,而卡羅最擅長的就是創作語帶雙關的字謎。事實上,維多利亞時期的人們不像現代人有這麼多娛樂,當時他們在客廳接待客人時會互相猜謎,以打發時間。

卡羅晚年寫了很多謎語,不過還未趕得及輯錄成書之前就已離開人世,而其中一個較為人熟悉的謎語就是「帶狐狸、鵝和玉米過河」的難題,你又能解答得到嗎?
從前,有一個男人帶著一隻狐狸、一隻鵝和一袋玉米過河。他的船太小,每次只能夠帶其中一樣過河。他不能留下狐狸和鵝,以免前者把後者吃掉;他也不能留下鵝和玉米,以免前者會把後者吃掉。那麼,他該怎麼辦,才能安全地將狐狸、鵝和玉米運過河呢?(謎底在文末)
+延伸閱讀| 將大家熟悉的歌詞,變成謎語般的圖像
好了,玩過卡羅的謎語熱身後,是時候回到《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文字了。如果要我形容這本兒童文學作品,我會認為它字裡行間洋溢著一種帶點問非所答的趣味,聽下去仿似胡言亂語,仔細一想卻好像滿有大道理,只有大人才看得懂。以下輯錄了數段《愛麗絲夢遊仙境》中語帶雙關的對話和金句,不知道現在再看是不是多了一番新體會?


Alice came to a fork in the road. “Which road do I take?” she asked.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responded the Cheshire Cat. “I don’t know,” Alice answered. “Then,” said the Cat, “it doesn’t matter.”
愛麗絲來到分岔路。「我該走哪一條路?」她問道。「你想要去哪裡?」柴郡貓回答說。「我不知道。」愛麗絲回應。「那麼,無論選哪條路都不打緊啊。」柴郡貓這樣回答。

小時後看到這一幕時,還以為只是一段普通「問路」的對話;長大後,當人生多了一點閱歷,你便會發現自己內心經常會跟愛麗絲一樣有著同樣的疑惑。面對人生各種選擇題,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只有一次作答機會,但有沒有想過,你要回答的可能是一條開放式問題嗎?

“How long is forever?” asked Alice.
“Sometimes, just one second.” Said the White Rabbit.
「究竟『永久』是多久?」愛麗絲問。
「有時只是一秒鐘。」白兔先生說。

小時後,面對著各種有關「永恆」的課題總是覺得很抽象。我們曾經與父母、朋友、戀人勾過小指,不知道今天雙方還堅守住當日的承諾嗎?白兔先生似乎比我們看得透徹,生命只不過是一種「限時的存在」,有些人的信用短暫得很,有些人的生命亦脆弱得很。
“Have I gone mad?” asked the Hatter.
“I’m afraid so, but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the best people usually are.” Said Alice.
「我有瘋掉嗎?」瘋帽子問。
「恐怕是吧,但讓我告訴你,世上最厲害的人往往都是如此。」愛麗絲說。

書中最「無厘頭」的人物大概是瘋帽子,他的形象在2010年真人版電影裡被演員Johnny Depp演繹得更瘋癲和詭異。當愛麗絲和瘋帽子談及何謂「瘋癲」時,被仙境「訓練」到見怪不怪的愛麗絲竟然得出一個有趣的觀察。「瘋癲」的另一種意義就是不按常理處事,的確,偉人們不正正就是會跳出框架思考嗎?

“I’m not strange, weird, off, nor crazy, my reality is just different from yours.”
「我並不奇怪、怪誕,又不瘋癲,只是我眼中的現實跟你眼中的現實不同。」

柴郡貓雖然口中批評瘋帽子和其他人都是瘋癲的,但其實牠自己也是瘋癲的一員。牠這番說話蘊含著大智慧: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大多源於觀點與角度;只要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也許你會有些新發現。

“I can’t go back to yesterday because I was a different person then.”
「我無辦法回到昨天,因為我已經是一個不同的人。」

往事只能回味,包括昨日的自己。筆者驚訝這個艱深的哲學課題竟然出自大約只有七歲的愛麗絲口中。與其說是出自愛麗絲口中,不如說是出自作者卡羅。每個人的過去都有難以啟齒的回憶,而卡羅自己也經歷了後天失聰,自小亦有口吃的問題,相信對他的社交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不要停留過去,也不要只幻想將來,腳踏實地活於現在,因為每天你都會迎接一個新的自己。
兒時在《愛麗絲夢遊仙境》聽過的「胡言亂語」,長大後再聽竟然是發人深省的警世金句。不知道書中或電影中哪些語錄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帶狐狸、鵝和玉米過河」謎底:
1. 將鵝帶過河。 2. 回程。 3. 將玉米帶過河。 4. 將玉米放下,回程時將鵝一併帶走。5. 將鵝放下,將狐狸帶過河。 6. 自己一個人回程。 7. 最後將鵝帶過河。
Cover photo featuring artwork Alice in the Wonderland by Mary Blaire via Wiki Art
同場加映
DESIGN: CONI.L/HOKK FABRICA
3 September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愛麗絲夢遊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