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 Long Read | 在速食的年代,慢慢讀。
作為重要的社會角色,「母親」一直以來在電視、電影、文學詩歌的形象都總是給捧作偉大而神聖的存在。不過卸下光環後,母親也是一個平凡人,而在不同電影中,對母親的詮釋就多了更多角度,除了如同典範的「仁慈母親」以外,還有不一樣而立體的想像,例如電影《阿飛正傳》中由潘迪華飾演的冷酷養母、《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為了夢想而放棄女兒和丈夫並離家出走的「姨媽」,又或是《客途秋恨》中那位頹然寡言的日藉母親。
養母的冷酷與荒涼
有一類女性總無法歸類為那種無私奉獻、賢妻良母的偉大形象,像是電影《阿飛正傳》中由潘迪華飾演的養母。這位散發著海派風情的交際花女子,眼神凌厲又迷離,不管是其複雜身世還是她與由張國榮所飾演的養子旭仔的關係,都總讓人摸不著實況。
「我是要你恨我,這樣你才不會忘記我」
戲中的這一句繪形繪聲寫出了這對養母子在戲中的互相糾纏、相知相殺。面對旭仔詢問生母下落,她最初死死也不肯透露,既可能是想要保護旭仔,也可能是出於一個人的佔有慾與自私,但她那一張滄桑臉龐同時亦讓人感到內心的荒涼──錢財被男人欺騙,而身邊唯一、最親的親人也希望離開自己,遠走找尋生母。明明她非常渴望理解養子,渴望坦誠以待,卻不懂如何不針鋒相對,直至最後兩人不歡而散。「你想飛啊?好,你飛啊!要飛就飛遠一點!」尤其當她站在陽台上看著愛子離開的一幕,姿態倔強自持卻又狼狽,充滿無法言明的不捨。養母疏離、漠不關心的冷暴力姿態,明明是如此冷酷無情,但卻又讓人有一點心酸。
繁華夢碎的失落東北「姨媽」
有一種母親總是難以安份地相父教子,甚至還滿腦子「夢想」,就如在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那本是當農民的市井「姨媽」。這位清高、自命不凡、小器但善良的女子,人都到快踏入高年了,卻還決然地拋下丈夫及女兒,為的就是到上海追求心中的自由,到最後夢想卻殘酷地破碎了。
因著夢想而離家出走,這種看似只會出現於少年人的行為套在已有家室的母親上,就顯得她好高騖遠,也有失母職。這位瞧不起自己東北家鄉的婦人,本來過的是在夢想與現實間的迷糊日子;一天,她再也忍耐不了這種普通、安穩的生活,因著腦海中一個像是幸福泡泡般的繁華都市夢,便義無反顧地奔走天涯。
只是最後姨媽遇上了騙子,她的幻想也被徹底戳破。這位意志消沉的姨媽最後回到了原本的破舊屋子,在小攤邊賣鞋,啃著饅頭過日子,與丈夫、女兒繼續過著白開水般的生活,也以冷漠取代了當初的激情。
頹然母親的漂泊與鄉愁
電影《客途秋恨》是導演許鞍華自傳式的作品,片中那位帶點頹然的女子──葵子──便是她母親的原型:一位年輕時因失戀來到中國東北、最後在異鄉落地生根的日藉女子。因為二戰時一個貿然的決定,葵子來到了自己家族的敵對國,迎來由離鄉帶來、無盡的孤獨和漂泊。她終日與朋友打麻將,不做家務,令女兒對從小母親就不陪自己身旁抱有疑問。片中由張曼玉飾演的曉恩與這位母親有著重大的衝突;對於沒有盡好「母職」的媽媽,女兒有的僅是滿腔的抱怨。
片中的媽媽形象冷酷寡言,與爺爺嫲嫲的慈愛形象形成極大的對比。她以戰敗國國民的身分來到中國,即使已處於邊緣的位置,仍無法得到認同,也受很多冷落與歧視。葵子之所以寡言因不諳中文,而「失語」亦造成了母親與女兒的隔閡,但當曉恩回港參與妹妹的婚禮後,與母親一起回到她的故鄉日本,獲得了修補關係的機會,也令這次回鄉成為了曉恩的尋根之旅。
回到朝思暮想的家鄉,母親葵子發現自己的思鄉只是一廂情願──弟弟認為她背叛祖國,孩時老屋也早已賣掉;沒有了「故鄉」,剩下的只有失落。同時,曉恩有如以前的母親一樣,在到日本的「客途」中嚐盡了異國的疏離與孤獨,令女兒感同身受,將母女兩人從過去的怨恨和僵局裡解放。
卸下「神聖」光環
「阿飛」與養母不歡而散、東北姨媽認命地回歸家庭崗位、葵子與女兒和解,三者當中屬於母親的心結有的得以解開,有的也可能如「姨媽」般瓦解了。上述電影對於「媽媽」這角色的重寫都有別於過往給定型的神聖母親形象,在不同的文化與語境下變得立體。她們不再面目模糊,也不再只是堅毅、沒有個人追求、勤勞、順從或是徹底犧牲;她們可以懦弱、自私,不再給母職光芒遮去作為一個平凡人的面孔;她們有時也會懷著追求某種理想的強烈衝動,因而遍體鱗傷,就像是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那位頭焦額爛的「姨媽」。
敢愛敢恨與天馬行空
不少電影中,母親角色的品格總是偉大的,有著一種維穩的「功用」。那種對理想母親想像的投射,可以如實描繪,也可以是對女性個性上的磨滅與壓抑。像是潘迪華所演的那位敢愛敢恨的媽媽,所展示的是一個人的佔有慾,令她與孩子的關係撕裂,像是一齣悲劇。
在《客途秋恨》中的葵子則展示了母親神聖形象的背面──作為一個平凡人的脆弱。她由日本到東北,再到澳門和香港,最後回到家鄉日本,卻發現幾乎幾十年來的鄉愁換來只有失望。面對女兒的不解、老爺婆婆的排斥,她都只能像個「旁人」般被置於邊緣。
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一戲中,「姨媽」的獨立意識得到誇張的詮釋,讓人哭笑不得甚至不齒,亦反映出社會對母親擅離母職的斥責是如此的苛刻。離家出走、殘留夢想、天馬行空,這位姨媽與社會上的「理想母親」形象相去甚遠;即使想要擺脫家庭的掣肘,卻苦無本錢脫走,自己也已經習慣擔起母親與妻子的責任。當然到最後,姨媽這種自立追求、個人意義與價值的找尋還是迎來現實的重擊。
然而先不管那些道德判斷,這些電影對傳統母親形象的改寫都讓人耳目一新,令她們在矛盾的故事裡所塑造的形象都有別傳統,透過更為複雜或微小的嘗試去掙脫一般刻板、平面形象。
為你推薦
DESIGN: CHRSITY.L/HOKK FABRICA
6 May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女性Hf Long Read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