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欄目Club Culture ,由全新音樂場所「宀」(MIHN)帶你走進地下音樂文化,在這不分種族、性別、性傾向的天地中,讓你透過電子音樂及其他文化藝術活動,重新定義自己,盡情探索人生。每月一會,Hf與MIHN為你呈獻嶄新的地下音樂世界。
我是Jeff,今年34歲,是宀的音樂藝術總監兼常駐DJ(又名 Sunsiaré )。我在香港和台灣的音樂界已工作9年,工作包括為音樂活動做宣傳、預約藝術家和廠牌搞手等(不過現在大部分時間投放在宀上)。我曾經加入越南河内Savage Club成爲團隊之一,直至夜店開張後,就回到香港與宀團隊全程投入建立 宀 這地方。
我想説的是,其實這一切都不在計劃之内。我生於法國的科西嘉島,來自一個中產階級以下的家庭,從未去過旅行,家族亦未育成過任何音樂家;比起冒險創業,我更追求安穩的辦公室工作。我花了很長時間讀書,在法國的大學以經濟為本科,繼而在香港大學就讀計算機科學研究生課程。畢業後我理應進入大企業,然而這卻沒有發生──在香港做過數份工作後,我決定辭職,然後在朋友家沙發上度過了多個不眠不休的晚上,開始做我想做的音樂工作,就是這樣入行9年。
最近我花了點時間,認真思索一下過去十年發生過的事。究竟是什麽驅使我離開這個──自我出生起就開始嘗試擠進的──系統,改而投身電子音樂事業?對某些人而言,這個過程很漫長,但對我而言,這卻是個快而狠的決定。回望十年前,在2009年12月,我對電子音樂興趣仍然不大,亦不是「派對動物」(現在仍然不是),但在機緣巧合之下,我參加了由名爲Smoke Machine的派對組織所舉辦的首場派對。你可能聽過這個名字,他們是現今亞洲最備受尊崇的電子音樂組織之一,同時也是傳奇音樂節Organik的幕後主腦。
那夜,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音樂派對體驗。在那裏,你的社會地位毫不重要之餘,大家更會認真尊重和保護對方的任何類型和性向,我沒有受到任何排擠或歧視,而那個派對明顯重視音樂質素。最重要的是,我認識了很多真誠、值得深交一生的朋友(大部分都在宀演出過)。我瞬間迷上了這個地方,繼而虔誠地出席每一個派對,盡我所能向他們學習;我開始學習 DJ技巧,繼而創作自己的音樂。我深相,我之後所做的每一個項目、成立宀,都是深受那裏的人和事所影響及啓發。
在宀,我也負責照顧來港的表演者。有時我的工作只是到機場接送他們,不過更多時候我會擔當「導遊」的角色,帶他們遊覽香港;每當與他們深入討論各自的音樂旅程時,很快發現其實大家的故事都非常類似:這些音樂人的家人都是會計師和公務員,每天到辦公室安穩的上班,而這些音樂人讀的都是完全不相關的學位,現在卻成爲了到處巡迴演出的DJ或現場演出的表演者。
我想藉此機會邀請三位音樂人朋友,與大家分享他們各自的入行過程。他們有的已經聲名大噪,有的才剛開始自己的音樂生涯,但一樣的是,他們都決意為電子音樂而奉獻一生精力。讓我們讀讀他們的故事吧。
Taipei
Jin
Jin 是一位來自台灣的 DJ 及「臥房製作人」(bedroom producer),她的音樂風格先以氛圍音樂鋪陳,再以Techno 為主軸,並加入實驗性聲響及環境錄音做串連與層次堆疊,使其更加抽象且藝術化。除了 DJ set 之外,她也使用合成器、模組做現場演出。她深信音樂能夠安慰、治癒、平靜人心,並能使不同種族的群眾能有更好的連結與交流。
「2017年Stussy Japan送了我一張Rainbow Disco Club音樂祭的門票,在那場森林之旅裡意外地認識幾位改變我一生的朋友,同時他們的音樂也深刻地留在我心中。從那之後,我開始自學DJ,並在Korner開始放歌;有一次美國藝術家Aurora Halal和Relaxer來台灣做Live Set,受他們影響,我開始研究合成器及模組,並開始做現場Live演出。2018年間,我旅居在柏林時完成了首張創作EP「Zeitlos」。目前我正在製作下一張EP,而下一場演出會是在2020年1月18日 Smoke Machine Night,於台北Pawnshop 舉行。」
Follow Jin on Facebook and Instagram
Listen to Jin’s work on Soundcloud and Bandcamp
San Francisco
Bézier
Robert Yang a.k.a Bézier是DJ組合Honey Soundsystem的其中一名始創成員,曾在多個廠牌包括成員之一的Josh Cheon的廠牌Dark Entries和Honey Soundsystem旗下推出其製作,最近亦注重於現場表演。Robert Yang身懷多種樂器訓練,他十歲開始學色士風,高中畢業後便拿起電結他Fender Telecaster,九十年代末受到當年南加洲Rave文化的洗禮,他開始收集唱片和學習DJ。2005年,他已在三藩市紮根,擁有一間以類比合成器為主的錄音室,那裡也是他日常作為現場表演創作和練習的地方。
「大學畢業後我到歐洲背包游,回家後我不知道前路該如何走才是好。接下了地產行政工作後,我用賺到的現金買了幾個唱盤,搬到銀湖(Silver Lake)住了年半,再決定搬去三藩市。
2006年10月,當時住在三藩市的我決定要搞個派對。還記得那是星期三,派對在田德隆區(Tenderloin)現已結業的Deco Lounge夜店舉行。當時只有數個穿著開襠熱褲、奇怪詭異的人坐在對面的凳子上,偶爾向我拍些照片──基本上我是對著一家空房打碟;最後派對維持了六個月,更請來DJ Daniel Martin McCormick (a.k.a. Relaxer)及Damon Palermo (a.k.a Magic Touch) 作完場表演。那一整年我忙著宣傳派對,自己亦以DJ身份製作唱片,四處派發,期間曾受不少冷眼批評,幸好亦有鼓勵聲音。
在2007年,我將唱片發給三藩市的變裝House表演者Juanita More!。一週後我收到他的來電,邀請我到他在夜店Stud的派對演出──那是我音樂生涯的轉捩點。我終於可以在同性舞池上播放House、Italo,甚至實驗性音樂,無需再迎合大眾口味,播放「40首流行金曲」這種歌曲榜的音樂。
在那個Stud派對上,我表演了B2B Beat Match Italo的演出。誰料那天的觀眾群裏站了Jacob Sperber。數月後,在一個SOMA的420 派對上,Jacob主動邀請我加入他的DJ組織。在那個夏天,Honey Soundsystem就這樣誕生,其餘的都是歷史。」
Follow Bezier on Facebook and Instagram
Listen to Bezier’s work on Soundcloud and Bandcamp
Hong Kong
Mr. Ho
Mr. Ho已有十五年的DJ生涯,早年在柏林的夜店Ohm發跡,近年回到香港。不論在親密的細場地,或是大型的場面如巴塞隆拿的Sonar,Mr. Ho都展現出充滿活力的風格,由House、Techno、Disco、Electronica以致各種新興的跳舞風格他都應付自如。2015年,Mr. Ho聯同音樂人Luca Lozano於自家廠牌Klasse Recordings推出個人作品,亦於音樂公司Crème Organization旗下發行了一張廣獲好評的EP,後來分別在ESP Institute、Clone Jack for Daze、Neubau和再於Klasse Recordings推出個人製作。自2018年開始,Mr. Ho成為香港小型夜店宀的常駐DJ,每月都有屬於他的派對「House of Ho」。
「就我而言,是音樂選擇了我。我從小就對聲音感興趣,即使是橡膠球反彈瓷磚地板所發出的迴聲也會使我感到愉悅。由於我相對年輕時在Technics DMC DJ比賽中取得了一些成功,我就此能夠依靠音樂來過活。即使我的父母並不太了解我的工作,他們也支持我;我最感激他們的是,他們不需要我養家,只要我能夠開心和能夠照顧自己就好了。我的弟弟對我的工作了解得更多,他喜歡音樂,並了解一點音樂業務。」
Follow Mr.Ho on Facebook and Instagram
Listen to Mr.Ho’s work on Soundcloud and Bandcamp
Original cover photo courtesy Artists
Written by Mihn Team
Translated by by Hallie Tam
宀 Club – JANUARY. DON’T MISS OUT!
Club Culture by 宀,同場加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