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苦難熬的2019年終於過去了,此時坐在辦公桌前的你,今年依舊要把自己放在末位,讓工作佔據你的人生嗎?雖不知閣下是不是真心熱愛工作的人,但近日筆者友人分享了一個「職場怪象」,正好表現出日本獨有的「社畜文化」。這種活得像奴隸般的生活,到底是我們親手造成,還是社會已經病入膏肓了?
筆者友人是主修日語系的,畢業後在香港某間日資公司工作了兩年多,但她卻一直抱著「裸辭」的衝動,原因是她受不了這裡的工作文化──很多工作事項也有嚴格的程序規定,同事有著根深柢固的階級意識、從不會對公司有任何的不滿和怨言、總是默不作聲,長期抱著嚴肅緊謹的態度工作……這些日本獨有的職場特徵,也許大家也會理解,但當友人說到這一點時,筆者卻感到相當費解——當員工在請假前及請假後,他們也會跟每位同事說「對不起」。
對日本人來說,「給別人添麻煩」是一件職場大罪。縱使每位員工也享有有薪年假,而這也是每位員工的應有權益,但這段休息時間必定會加重別人的負擔,因此,筆者友人說他們會90度鞠躬的道歉,並為自己所造成的不便謝罪。
假如你是香港「打工仔」,也許會相當不理解這種做法──年假是每個員工的基本福利,這是需要道歉的行為嗎?日本之所以出現這類極端的「社畜文化」和行為,確實是與整個社會發展有著密切關係。

「社畜」(Shachiku),由「會社」(Kaisha)與「家畜」(Kachiku)所結合而成的新造詞,意指「公司的牲畜」。這詞最早出現於小說家安土敏1992年出版的作品《ニッポン・サラリーマン幸福への処方箋》(《日本上班族的幸福處方》),其指出在日本泡沫經濟爆發後,由於「終身僱用制」與「年功序列制」*正式崩解,間接令到職場競爭變得更激烈;由於上班族生怕被解僱,所以才心甘情願成為「社畜」,甚至願意為公司放棄「生而為人」的尊嚴,像機器人一樣努力工作。(編按:「年功序列制」屬日本公司的傳統工資制度,意思是根據員工的年資與年齡而進行加薪,簡單來說即是在職場裡「鬥長命」。)
直到今日,社畜文化已經是用來自嘲或嘲笑別人。作為食物鏈裡的最底層,「社畜」每天上班要面對著「通勤地獄」;好不容易回到公司後,便要開始處理堆積如山的工作,有時甚至做到凌晨才能離開。最可悲的是,這些「社畜」睡眠時間極少,吃東西也草草了事,而所有時間也投入在職場上,惟薪金一直少得可憐。既然改變不了這個事實,那就唯有自嘲為「社畜」,由心而發地為公司做牛做馬,甚至甘願被當成是一隻棋子。
在這種以「公司至上」的工作氛圍裡,「社畜」當然有著許多身不由己,而各大職場也隱藏著階級欺凌及「過勞死」的問題。相比起日本,香港的職場環境也許沒有這麼病態,但當然也有一群「熱愛上班之人」,每天也不顧一切去「服務」大家。人生很短,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當然大家也有經濟問題需要解決,但新一年,不如像日劇《我要準時下班》裡的東山結衣一樣,別把自己的一生也奉獻在工作之上吧。
Career Club,同場加映
DESIGN: CHRSITY.L/HOKK FABRICA
6 January 2020,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Career Club日本職場女生社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