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荷里活女星Keira Knightley作客 The Ellen DeGeneres Show,宣傳自己參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 《胡桃夾子》(The Nutcracker And The Four Realms)。在節目中,她表示儘管自己非常喜歡迪士尼的動畫,但是她不允許年僅三歲的女兒看《灰姑娘》和《小美人魚》。原因是灰姑娘一直在等待一個有錢的貴公子拯救她的生活,而小美人魚也不該為了男生而放棄自己的聲音,女生應該有能力自己解救自己。
這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有的觀眾甚至覺得這樣的說法有矯枉過正之嫌。英國《衛報》專欄作家Arwa Mahdawi更直接撰文反擊稱這是一種誤解。她認為灰姑娘不僅在困難的環境中不放棄,還聰明地克服了各種難關最終出現在舞會上。對於這些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看法。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迪士尼公主們的故事的確是變得有點不一樣了。
從無盡等待到獨立爭取
1937年,迪士尼第一個公主誕生了。她貌美善良,操持家務,卻因吃下了毒蘋果而昏迷沉睡,直到等來王子的吻才蘇醒。《灰姑娘》(1950)和《睡美人》(1959)雖經歷的故事不同,但她們受各種條件限制,都無法自己掌控命運,最終仍是等待有能力的男性幫助她們脫離困難。
法國人類學家Claude Levi-Strauss在對北美和南美大量的神話進行比對研究後發現,即使它們語言和敘事各異,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在故事表層下仍存在著圍繞二元對立項展開的永恆結構。傳播學學者Thomas Schatz曾將此理論用於分析美國荷里活類型電影,而在迪士尼早期的公主童話中也有著同樣的影子:固定的人物類型刻畫,熟悉的敘事結構以及最終「王子拯救公主」的夢幻結局。這樣的模式維持了社會上「男主外,女主內」、「男子強大,女子柔弱」的對立形象。當時現實社會難以反轉的矛盾也被刻劃在了公主的童話故事中,但本質上卻無法被解決。
直到上世紀60至80年代,女權主義運動在西方社會各界展開,女性地位的提高直接影響到了迪士尼動畫中女性意識的逐漸凸顯。最突出的改變表現在《美女與野獸》(1991)的貝兒身上:貝兒突破了以往公主的既定形象,她不再是被保護者和弱者。她勇敢果斷,聰明獨立,不以貌取人並終於成為了拯救王子的人。貝兒被賦予的獨立形象,深深地影響到了後來出場的女性角色:無論是在《阿拉丁》中拒絕被安排婚姻的茉莉(Jasmine),或是女扮男裝的花木蘭都彰顯了女性自由選擇愛情和人生的意識覺醒。而在《魔海奇緣》中,迪士尼第一位波里尼西亞公主──慕安娜(Moana)為了拯救族人隻身開始了航海冒險。在這個故事裡,沒有王子;在這個故事裡,公主也不再需要王子。
成人或許比兒童更需要童話
隨著年歲增長,自身的閱歷和眼界自然會影響我們觀看媒介文本的角度和解讀。而相較於複雜的現代社會,童話的世界顯得簡單且善惡分明。我們透過觀看童話來投射現實社會的種種奇觀,並讓有著既定美好結局的童話幫助我們寬慰和理解生活的隨機性與不確定性。我們在那一刻相信在歷經磨難後最終會獲得幸福,正義也終將會戰勝邪惡。迪士尼或許也意識到童話投射現實的魅力,紛紛推出各類真人電影,給大家造夢的空間。
如今童話的題材發展因加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而愈來愈寬泛,結局也不再單一而是呈現多元性。在進入童話世界時,相較於急於批判或沉溺夢境,也許從中獲取辯證思考和返回現實的勇氣更難能可貴。愛與善,美和真。公主們追逐愛情的果斷,承擔選擇的勇敢;不羞於展示真實的自己,並永遠保持思考。這些或許才是如今童話想要告訴我們的「葵花寶典」。
Reference:
Lévi-Strauss, C. (1955). The Structural Study of Myth.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68(270), 428-444. doi:10.2307/536768
Schatz, T. (1981). Hollywood Genres: Formulars, Filmmak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 McGraw-Hill
同場加映:
我花了一點時間研究茉莉,發現她有別於一般迪士尼公主
Sounds We Love:既是國王又是公主,19歲的酷兒唱作人King Princess
Love Yourself:從成功至頹唐,到直視自己傷口──Carrie Fisher的莉亞公主智慧
DESIGN: CONI / HOKK FABRICA
6 November 2018, 4:00 P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Keira KnightleyOpinion有話說Voices迪士尼迪士尼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