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挪威畫家孟克(Edvard Munch)以畫作《吶喊》(The Scream)聞名於世,但另外一幅名為《吸血鬼》(Vampire)的作品卻曾讓他曾深陷爭議──這幅畫描繪了一名女子環抱著一名枕在她懷裡的男子,她鮮艷的橘紅色長髮披散在他身上,臉則埋在他的脖間。人們至今仍然為畫作爭論不休:究竟女子在男子脖間留下的是一個親吻,抑或是深深的牙印?撥開迷霧,我們才發現這幅畫作背後藏有女性在19世紀曾被「妖魔化」的歷史。

孟克藏在畫中的「愛」與「痛」
早前,我們曾為大家介紹過孟克的《生命的飾帶》(Frieze of Life)系列。在這一系列詮釋畫家對於生命、愛情、死亡等主題的經典畫作中,不僅包含了《吶喊》,還有這幅《吸血鬼》;然而孟克最初並沒有敲定這個名字,而是將作品命名為《愛與痛》(Love and Pain)。
無論是線條還是色彩,孟克將他對愛情的感受傾瀉於畫布之上。其中Milly Thaulow是他的初戀,這位畫家卻同時又是她婚外情的對象;這段感情讓年青的孟克初嘗愛的甜蜜,他將自己的身心都奉獻於這段感情中,最終卻在失戀後傷心欲絕。而後畫家結束與未婚妻Tulla Larsen的感情的方式則更為激烈,雖然無法得知事件的確實細節,但我們可以得知孟克不僅在爭吵中令手指受了槍傷,還將自己為二人所畫的自畫像鋸成了兩半。

這種在愛情中體會到的憤怒、痛苦與不安讓他身心飽受傷害,並因此影響了他在畫中對女性形象的描繪。在《愛與痛》一片憂鬱的黑色中,女子的長髮宛若藤蔓,將男子包圍捆綁,而本應溫暖的擁抱卻讓人感到孤獨與悲傷,甚至有一種無法喘息的窒息感,或許當中飽含了孟克對於自己的愛情無法擁有幸福結局的心碎。

愛情的相遇,如同宇宙的行星
然而,從孟克不少的畫作和木刻中,我們仍然能從中感受到他對於愛人之間親密關係的嚮往。在這些作品中,情侶總是緊緊相擁,激烈擁吻;我們甚至無法區分二人的身體輪廓,彷彿他們已經融為一個整體。與俄羅斯畫家夏卡爾(Marc Chagall)喜歡用鮮艷的色彩描繪熱戀的習慣不同,孟克筆下的親密戀人總是被冰冷憂鬱的棕色、藍色和黑色所包圍。


除了繪畫,孟克還喜歡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心境。當沉浸在戀愛的愉悅中時,他在日記中用化名寫到:「他抱著她的腰,她也緊緊地摟住他── 一切都消失了:樹木、空氣……某種奇妙的東西正支配著他。」經歷情傷後,他將愛情形容為「男女之爭為之愛」(……they represent one aspect of the battle, between man and woman, that is called love.);最後他用極為浪漫的形容道出了自己從心痛中所領悟到的遺憾──愛無法成為永恆。
Human fates are like planets
人類的命運就像星球
Like a star that emerges
就像一顆明星一樣
from the dark –
從黑暗中
and meets another star –
遇到了另一顆星
shines for a second before disappearing again
閃爍一秒鐘,然後再次消失
into the dark – [it is] in this way – in this way
以這種方式再次進入黑暗
a man and a woman meet – glide towards
(如同)一名男子與一名女子相遇,然後擦肩而過
one another are illuminated in love’s
彼此曾被愛火照亮
flames – to then disappear
但這火焰最終會消失
in their separate directions –
在他們各自前行的方向
Only a few meet in a
只有少數的人會遇到燃燒的大火
single large blaze – where they both
在熊熊火焰中
can be fully united
他們便可以完全地融為一體
—Edvard Munch
「吸血鬼」背後被妖魔化的女性形象
當這幅畫作在1902年於柏林首次展出時,一下子便震驚了眾人。即使孟克堅持這幅畫只不過是一個親吻,卻恰巧觸碰了當時西方社會對於女性解放的恐懼;他們甚至認為畫中的女子是「吸血鬼」,而被她吸食鮮血的男子只能無力地癱倒在她的懷裡。波蘭評論家Stanisław Przybyszewski對這幅畫給出了這樣的評價:「那個女人會永遠坐在那裡,用一千條毒蛇的舌頭和一千隻獠牙緊緊咬著脖子。」
隨著19世紀末西方女權運動興起,女性漸漸在各個領域追求自身的平等權利,但與此同時,在藝術和文學中被「妖魔化」的女性形象卻開始頻繁出現──女性被描繪成妖怪、吸血鬼等「蛇蝎美人」,她們不再被動順從,而是以自己的美艷將男人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這種對女性逐漸變得強大的威脅使不少人在孟克的畫中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愛情的溫柔瞬間變得蕩然無存。

在畫作完成後的十幾年間,孟克仍然拒絕將之改名為《吸血鬼》,甚至被朋友批評為過分刻板;即使堅持了很久,但最終他還是妥協了。此後他為畫作繪製了共四個版本,均成為了流傳至今的名作;然而,當了解到他的愛情經歷後再回看這幅畫作,不禁又有另一番感悟。

Original cover image via Wikipedia by Edvard Munch
同場加映
DESIGN: CHRISTY.L/HOKK FABRICA
19 December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Edvard Munch女性藝術Vam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