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挪威表現主義畫家蒙克(Edvard Munch),腦海裏馬上浮現出的必定是他那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吶喊》(Skrik)──對比鮮明的色調、粗糙誇張的筆觸將他內心的焦躁表露無遺,也展示出震懾人心的張力。然而,在《吶喊》一畫以外,讓我們看看在挪威首都奧斯陸(Oslo)以南的一個小港口城市與避暑勝地──風景怡人的奧斯高特蘭(Åsgårdstrand),在這個地方,蒙克的筆下誕生出一幅幅格外凝寂安定的畫作。
探討生命之美的女性畫作
在蒙克的作品中,不難找到女性的身影。他創作了大量以女性為主題的畫作,而在他心目中的女性形象也彷似躍然紙上──純潔的、充滿愛與慾望的,也是神秘莫測的。例如畫家在1895年繪畫而成的《女人的三個階段》(Woman in Three Stages)中,便明確地展現出女性面對生命的召喚,在三個不同的階段裏展現出不同的反應:潔白如玉的女生為此感到迷惘、狂妄肉慾的裸女大膽回應,黑衣女人的陰霾使之顯得詭秘。
也許因為蒙克自身三次無疾而終的愛情經歷,他筆下描繪的女性總是帶著哀傷與愁苦的氛圍,也擔當了狩獵男人心臟的邪惡角色,就好比19世紀法國象徵派詩人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在Causerie一詩中所寫:「別再狩獵我的心臟了;它已被猛獸吞噬。」(Ne cherchez plus mon coeur ; les bêtes l’ont mangé.)
儘管如此,蒙克仍然透過繪畫女性不同的神態以探討關於生命、存在的命題。
橋上佇立的女孩們
在「生命的飾帶」(Frieze of Life—A Poem about Life, Love and Death)組畫系列獲得巨大成功的同時,1898年蒙克在奧斯高特蘭購入一間小屋,渡過許多風景怡人的夏日。他曾形容:「在奧斯高特蘭漫步如同走進我的畫作之中,我因而充滿創作靈感。」(“To walk around here is like walking among my pictures. I feel so inspired to paint when I walk around in Åsgårdstrand.”)
我不該再畫那些在屋內閱讀的人、做針織活的女性;我會畫那些呼吸著、感受著、痛苦著和愛著的活著的人──我會畫些這樣的畫。人們將理解它的神聖,有如在教堂裏般脫掉帽子般。
(No longer shall I paint interiors and people reading, and women knitting. I shall paint living people who breathe and feel and suffer and love – I shall paint a number of pictures of this kind. People will understand the sacredness of it, and will take off their hats as though they were in church.)
—Edvard Munch,1889
海岸以外,蒙克亦在這個時期受「生命的飾帶」組畫所啟發,繼續發掘關於生命、死亡,甚至性的奧祕。因此,他在奧斯高特蘭的一座橋上畫下一群女孩在夏夜間並肩看著靜止河川的畫作──《橋上的女孩》(Girls on the Bridge)儘管畫作中的色彩和線條同樣具有畫家獨特的表現主義風格,筆觸與畫面比例結構亦容易令人聯想到在挪威繪畫而成的名作《吶喊》,然而《橋上的女孩》一畫整體的氛圍卻帶著和諧、凝寂。在粉色、深綠色與藍色的微妙色調組合之下,畫家意外地捕捉到奧斯高特蘭柔和而內斂的情緒,在這背景下,女孩們紅、綠和白色的連衣裙映襯出一幀靜好的風景照。
事實上,蒙克在這三十年間反覆演繹「女孩」、「水」、「性」與「生命」的題材,創作了十多幅已知的同類型作品,當中畫作裏女孩的數量、姿態均有修改。他憶及這漫長的繪畫階段時,也提及到這是他情緒最不穩定、但也是最有效率與靈感的時候。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Edvard Munch, The girls on the pier, 1901 #edvardmunch
A post shared by artcore.mag (@artcore.curator) on
他藉著《橋上的女孩》表達女孩從青春期到成熟期的發展階段──水是性的象徵,而大樹映在水面上的倒影正暗示著男性生殖器官。女孩們或憑欄觀河、或眾首談天,偶或有一的女孩正面「直視」觀眾,然而模糊的樣子讓人辨不出她的情緒。
生命變幻無窮。在蒙克的想像中,或許女性經歷青春期到成熟期的時候是純真而爛漫的,她們好奇關於性愛、生命的議題;或會為身、心上的一切轉變感到憂心,但也像我們年少時一般,喜歡聚在一起互相陪伴。也許這些女性會在隱約之中感到焦慮哀愁,但這一切的痛苦與喜悅,正是蒙克所指的「感受著的、愛著的活著的」生命之美。
假如有機會到一趟挪威,也不妨來到奧斯高特蘭感受蒙克所言的生命奧祕吧。
更多Artsy Travel專欄,推薦給你:
Artsy Travel:罪惡之蛇、裸露男孩、受傷的天使還有死神亡靈,Hugo Simberg筆下的坦佩雷主教座堂
Artsy Travel:300幅女生的肖像壁畫,盡在墨西哥城這條大街上
Artsy Travel:從Frida Kahlo到莫內,那些由藝術家策劃的花園
20 February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Edvard Munch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