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們有目共睹,跟隨這股浪潮,色情影片產業也正在不動聲色地進行變革。虛擬現實技術已開始被運用到色情影片中,以女性為目標觀眾的色情片也多了起來。此外色情影片的類型也更加多元和貼近現實,不過其中一些,例如偷窺型(Voyeur Porn)和復仇式的色情片(Revenge Porn)就引起了不少爭議,甚至對個人造成傷害。
傳統色情影片中演員誇張的表演早已受到非議,讓色情影片跟貼近真實生活漸漸成為一種趨勢。偷窺型的色情影片(Voyeur Porn)特色在於,無論是拍攝手法還是演員表演都會讓你覺得這段影片是在當事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拍攝的。影片場景可能是在房間中,也可能是在野外或者某個偏僻無人的地方。影片的主角會表現得像是完全不知道有攝像機的存在,眼神即便掃過鏡頭也顯得毫不在意。觀眾會覺得自己是偷看到了不該被看到的場景並因此被吸引。不過這類影片引起了不少人的質疑,因為觀眾其實無法判斷,這些流傳在網路上的影片究竟是專業公司製作的電影還是真正的偷拍視頻。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性學教授Lynn Comella認為,色情影片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演出人員知情並且同意進行影片拍攝,但對於偷窺型色情片,我們很難判斷影片中的人是否知情,如果沒有獲得他們的認可,這些影片只能算是未獲許可的色情內容。其實偷窺型色情片絕不是第一個引起爭議的類型。復仇式的色情片(Revenge Porn)早就出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如果說偷窺型色情片還有機會被控制在對誰都沒有傷害的範圍內,復仇式色情片則完全是「脫韁野馬」。2014年發生的多位荷里活女星私密照洩露事件引起了不少人對互聯網時代個人隱私安全的擔憂,復仇式色情片也漸漸引起人們關注。

Photo via CBS News
復仇式的色情片(Revenge Porn)是指一些人出於復仇的心理將其他人的私密性愛照片或者錄像在網上公開。這常常發生在分手後變「敵人」的前戀人間。一位名叫Holly Jacobs的美國女孩就曾遭遇這種報復,她的前男友將她的一些私密照片上傳到一些以復仇式色情片為特色的網站上,並在照片旁公布了Holly的個人信息。在向警方求助無果後,她自己發起了一項End Revenge Porn活動,並創辦了 Cyber Civil Rights Initiative 網站,幫助有同樣遭遇的人並敦促司法機構將復仇式色情片定為非法。根據CCRI的調查數據,90%的復仇式的色情片受害者是女性,受害者中有93%遭受不同程度的精神創傷。如今,復仇式的色情片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被定為非法。

Photo via NBC News
科技發展能幫助人們獲得更優質的色情影片乃至性愛自然是好事,但這一切仍需在可控範圍內,若對人構成傷害則是得不償失,不要讓人類搬起「科技」的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