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某些人來說,家暴可能是從沒想過的遙遠之事;但對某些人而言,卻是每天上演的日常。即使肉體已經遍體鱗傷,心靈也遭無比摧殘,可是一句「無力反抗」,讓她們甘願繼續被虐。Sisters Uncut,一個針對女性或跨性別群體的組織,希望拯救這班「無力反抗」的人。
你知道英國的家暴現象有多普遍嗎?非牟利組織Cardiff Womens Aid的調查指,警方平均每30秒便接到一個與家庭虐待有關的緊急電話;在英格蘭與威爾士,每周平均有兩名女性被他們的伴侶或前伴侶殺死;目前國內的起訴案件佔14.1%,其中被告人有92.4%是男性,女性受害者更高達84%。有這樣可怕的數字,英政府居然還削減投放於家暴服務的資金。政府的無情與漠視,迫使Sisters Uncut在四年前出現,致力幫助家暴的倖存者。
Sisters Uncut的標誌,以女性的性別標號融合停止與剪刀的圖案,再以婦女參政運動的紫色綠徽標為靈感,寓意打擊所有家暴及性別歧視,同時建立一個群眾運動,確保大眾聽到這班邊緣人的聲音。
Direct action is something people do when they’re absolutely desperate, and the state of domestic violence services is absolutely desperate.
(直接行動是人們絕望至極所做的事,而現今的家暴支援服務絕對令人深感絕望。)
說到她們近期的「直接行動」,必定是在BAFTA(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頒獎禮)的抗議。針對保守黨的緊縮措施後,英國首相文翠珊有意發佈新法例,把任何心理或情感上的威脅虐待,也列入家暴範圍內。若罪成,施暴者可能被判最高14年的徒刑。縱使如此,對被害者的支援仍極度不足。近年,許多家暴支援中心相繼關閉。而遭受過家暴的婦女,在舉報後卻有家歸不得,最後被迫重回「地獄」。
身穿黑色衣服的Sisters Uncut成員,互相挽著彼此的手臂,躺在紅地毯上,表達她們的信息:「Time’s Up, Theresa!」選擇在電影頒獎禮上抗議,全因近日的#MeToo活動。在關注女性的被性侵問題上,Sisters Uncut嘗試把家暴問題搬上枱面。冒著被捕的危機,她們絕不是為了模糊焦點,而是想大家知道—性侵與家暴,同樣也刻不容緩。
There is so much more that needs to be done for women to be protected from violence.
(為了保護女性免受暴力,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 Janelle Brown, one of the movement’s co-founders
不單是英國,家暴問題也出現於世界各地。就像是早前「女模被暴打」的新聞為例,身穿平胸背心及內褲的馬來西亞名模林雲於Facebook開直播,表示自己長時間被男友施暴。一邊高喊「救命」的她奮力擋著玻璃門,以防監視她的男友衝進來。其後,林雲在朋友的陪同下報警,更被發現滿身傷痕。新聞一發佈,有人質疑她為何有時間直播,卻沒時間報警。如此血淋淋的傷勢照,實在讓人心疼這位女生默默承受了多久。
在香港,家暴問題也有年輕化的趨勢,但很多個案也以「證據不足」為理由,讓受害人孤立無援。究竟出於什麼心態,才會對一個女人動粗?突然想起韓國婦女發展研究所成員Lee Mi-jeong的一番話:「在儒家傳統裡,男性具有強大的力量,打妻子被認為是一種紀律訓導。」男人動手,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調教行為」,訓練女人具備絕對服從性。當然,我不是說家暴只發生在女生身上。只是在這種傳統思想下,女性往往顯得更弱小無力,甚至成為甘願被支配的一群。
It is our duty to fight for our freedom. It is our duty to win.
(我們有責任爭取我們的自由,也有責任取得勝利。)
-社會運動者Assata Shakur
Reference: sistersuncut, dazeddigital, theguardian & stylist
3 June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