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們從不給自己太多框框,不過我們卻愛給予他們一些框框。
無論他們是屬於哪個學派,相信哪種主義,投入哪場運動,一個畫家的一生從不只有畫。當他們放下畫筆,他們都是一個跟你和我一樣的正常人,有屬於自己的愛好和生活。
今期LOVE ISSUE,就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從他們的作品中感受藝術家們的生活態度。
你也許見過荷蘭畫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筆下的太陽花,又或者被他那棵盛開的杏花所驚艷,但你可曾知道,這位畫家除了喜歡觀察大自然、畫花畫草畫星畫田園之外,原來他平時也有下廚的習慣?其實從他眾多幅以食物為主題的寫生中也許能看出端倪。
梵高畫過的食物,包括蘋果 、榅桲 (又名木梨、金蘋果)、橙子 、檸檬、梨、葡萄、 洋蔥等等;這回讓我們看看洋蔥吧。

早在1887年,梵高便畫了一幅《紅椰菜與洋蔥》 (Red Cabbages and Onions)素描。畫食物是梵高練習繪畫基本功的方式之一,特別是在研究色彩對比的方面;這畫如同年畫作《蘋果》(Apples)一樣,梵高巧妙地將冷暖色混和,椰菜紅中見紫藍、洋蔥黃中見綠,就此營造光線與立體感,再加上紫色桌布的映襯,梵高就這樣突顯出黃色的洋蔥。
美國作家兼藝術歷史學者Mary Ann Caws從名畫家、作家、詩人生前所寫的書信、日記等記錄中,發掘他們喜歡的食譜,經輯錄後寫成The Modern Art Cookbook。書中記載了梵高生前十分喜愛的一味小菜──焦糖洋蔥,梵高的做法是這樣的:
材料
洋蔥 340克
糖 1 ¼ 茶匙
無鹽牛油 切塊 3湯匙
海鹽 適量
做法
將一小煲水煮至沸騰,加入洋蔥再煮一分鐘。用篩子隔掉水,然後讓洋蔥冷卻,再去掉洋蔥的根部、頭尾和去皮。將洋蔥放入平底鍋,鋪平一層,加入清水,清水分量要剛剛好覆蓋洋蔥。撒上糖和牛油。
把羊皮紙剪成跟平底鍋一樣大小的圓形,在紙張的中心剪一個小孔(讓蒸汽能夠排出),然後把紙鋪在洋蔥上。
用中火煮洋蔥25至30分鐘直至焦糖化,如果洋蔥開始乾掉就加入適量的水份以保持濕潤。加入海鹽調味即成。
筆者沒有試過跟梵高這個食譜煮焦糖洋蔥,所以並不知道這個獨門配方煮出來的洋蔥會是甚麼模樣;不過洋蔥之所以別具意義,是因為梵高於1889年1月7日出院後(之前他因精神紊亂把自己的左耳切掉),在寫給弟弟西奧(Theodorus “Theo” van Gogh)的書信中提到「自己開始畫畫」,而《靜物與洋蔥》 (Still life with a plate of onions)(1889)一畫正是他出院後畫的首批畫作之一。
從《靜物與洋蔥》 中所見,桌子放著寫生用的洋蔥,而洋蔥旁是酒瓶、茶煲、蠟燭、書(有指是一本關於營養與衛生的書)、煙斗和書信;從這些平凡的物件中可以看到,那時受精神困擾的梵高已經重拾正常生活──至少那時的他還能跟弟弟說句:「我暫時還好。」
Cover photo: Van Gogh, Still Life with Red Cabbages and Onions, 1887
藝術家、文人們對美食的鍾愛,還有這些:
13 February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