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紅色裙子,也許會聯想到1984年上映的美國經典愛情喜劇《紅衣女郎》(Woman in Red),電影中由美國演員Kelly LeBrock飾演的女主角Charlotte在停車場裏身穿一襲紅裙,上演一場「瑪麗蓮夢露式」的走光場面;吹成波浪形的裙擺與若隱若現的紅色蕾絲內褲迷倒了已為人夫的男主角Teddy,繼而引發一場惹笑的偷情戲碼。當女性穿上紅裙時,彷彿成了「性感」和「罪惡」的代名詞。
當代心理學亦有研究指出男性認為身穿紅裙的女性「更具吸引力」和「更性感」,繼而引伸至「紅裙效應」(Red Dress Effect)──男性往往將身穿紅色衣物的女性視為較「性開放」、或甚至乎希望獲得關注,蘊含性暗示的意味。在藝術中,紅色也是有著各種各樣的文化意象,同時又會隨著時代更替或藝術風格的轉變而有著大相逕庭的涵義。然而,當這抹紅色套用在女性的裙子上時,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
象徵生命與奉獻的處女與紅裙
在聖經故事的繪畫中,紅色是第一種賦以名字的顏色,能解讀成「鮮血」與「耶穌基督殉難和救贖」。在中世紀的西方藝術中,亦出現了很多身穿傳統紅色長袍與披上寶藍色斗篷的處女畫像,她們細心呵護並抱著基督的孩子,有時或以哺乳的姿態出現,象徵了聖母瑪利亞的溫柔與聖潔。
素有「聖母畫家」之稱的意大利文藝復興畫家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與比利是尼德蘭畫家艾克(Jan van Eyck)筆下的聖母都是以一襲紅色長袍現身。這裏的紅袍與藍斗篷揉合了主的「聖愛」、「真理」,以及母性的溫柔與神聖聖潔。因此,身穿紅裙的女性後來亦用以表達母性、母愛等題材,如十九世紀的俄羅斯巴黎派畫家夏卡爾的畫作Red Maternity便可看見這種紅色與母愛的聯繫。
+延伸閱讀|漂浮是愛裏輕飄飄的愉悅,又是無法寄託的思念──夏卡爾的漂浮世界
紅衣舞者與舞台上的情慾注視
19世紀時,在法國巴黎歌劇院裡,淪為過氣藝術的芭蕾舞被視為放盪的性暗示,舞者有如用以娛樂的商品一樣,在舞台上備受各種男性的情慾注視,背後也隱藏不少「金主」與「小老鼠」之間的齷齪交易。像法國印象派畫家竇加(Edgar Degas)這幅身穿紅色「Tutu」芭蕾紗裙的女孩們,比起穿著白色舞裙的舞者更覺矚目;另一法國畫家雷瓦諾(Pierre-Auguste Renoir)筆下那身穿紅裙的西班牙舞者,一邊蹺足一邊托著下巴的姿態充滿自信,彷彿正享受眾人的注視。
+延伸閱讀|從芭蕾舞畫裡看19世紀法國芭蕾舞者們的現實生活
紅衣女人是愛情與慾望的結合
身穿紅裙的女性也時常出現在挪威畫家蒙克(Edvard Munch)的畫作裡。畫家以女性的各個形象比喻生命的各個階段與美麗,紅衣女人亦常與白衣女人作對比:紅色彷如焰火一樣放肆大膽,比起白色的純潔更為開放赤裸,充滿肉慾性愛的暗示。紅衣女性同時亦擔當了狩獵男人心臟的邪惡角色,就像是魔女一樣吞噬男人的心臟,正如《生命之舞》(The Dance of Life)一畫中女人所穿著的紅裙,裙擺彷似正蠢蠢欲動地吞沒男人。
來自巴黎畫派的波蘭畫家基斯林(Moïse Kisling)亦時常繪畫一位身穿紅裙的棕髮女性──蒙巴納斯的吉吉(Kiki de Montparnasse)。她是活躍在巴黎蒙巴納斯街區的一位模特、歌手、舞者與夜總會主管,游走在藝術家之間,也積極組織了許多文藝活動;她亦曾是多個藝術家的情婦,性感的紅唇與碗蓋形髮型是她的象徵。這些畫裡的紅裙隱約透現出性感、愛慾與激情的感覺。
+延伸閱讀|《吶喊》以外,蒙克在奧斯高特蘭繪下她們在橋上佇立的模樣
瘋狂的扭曲與紅衣老婦
同期的白俄羅斯畫家蘇丁(Chaim Soutine)筆下並非只有鮮血淋灕的牛肉和動物屍體,他亦善於以粗糙的筆觸與扭曲的輪廓表現出肖像畫中人物複雜的情緒,例如在Mad Woman一畫中女子身穿紅裙、一頭蓬亂的頭髮,眼睛睜得異常地大以及僵硬緊繃的肩膀和手臂,給予人一種暴力而緊張的奇異感覺,充分表現出「瘋癲」的特質;而作另一畫歐Woman in Red 中,扭曲的姿態與臉部輪廓則使微笑的女人帶點瘋狂與滑稽。
紅色格子裙與新時代女性
20世紀的新即物主義(New Objectivity)德國畫家迪克斯(Otto Dix)畫下了也許是繪畫史上最廣為人知的女性記者。在《記者席維亞‧馮‧哈德肖像》(Portrait of the Journalist Sylvia von Harden)一畫中,他畫下德國記者和詩人席維亞(Sylvia von Harden)蹺足坐在咖啡廳抽煙的模樣,桌上放著一杯雞尾酒;記者一頭利落的短髮與單邊眼鏡是前衛自主女性的形象,紅黑格子連身裙則突顯了她自信愜意的一面,毫不在乎別人的目光。
根據席維亞所寫的文章〈迪克斯的回憶〉(Memories of Otto Dix),當時迪克斯在街上遇上她,便對她提出繪畫的請求:「我必須畫妳!我必須!……妳代表了整個時代!」(“I must paint you! I simply must! … You are representative of an entire epoch! ”)也許席維亞的鮮明形象,正好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女權運動得到解放,展現出新時代女性應有的自主與權力。
Artworks via Wiki Art
同場加映:
Marina Abramovic再次穿上紅色禮服,舉行「The Artist Is Present」的展覽
Edward Robert Hughes筆下那些神話與詩歌中無法觸及的女神
DESIGN: CHRISTY/ HOKK FABRICA
4 March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