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的超豪男友》(Crazy Rich Asians)以奢靡場景和全亞裔演員作賣點,開畫後在北美大賣,於香港上映的票房也不俗,更盛傳會開拍續集。或許你不知道,荷里活第一部全亞裔主演電影,正是25年前的《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今天筆者重看了一遍,回味每個值得欣賞的細節。
《喜福會》(1993)改編自華裔美國作家譚恩美的同名小說(1989),圍繞四對華人移民家庭的母女,母親們飄洋到美國生活,成為好友後在喜福會打麻將聯誼,女兒們因此互相認識;電影不斷穿插母女們各自的故事。筆者讀書時第一次觀看電影,未能領略有如「打麻將」的故事結構和女子們渴望掌握自己命運的慾望,只被母女們愛恨交纏的情感打動著。
母女的情感
作品的筆墨落在兩代人的關係上──從出現裂痕到重新縫合。最教人內心悸動的一幕是母親林多長年不停挑剔女兒Waverly後,Waverly終於按捺不住跟母親吐心聲:
You don’t know the power you have over me. One word from you, one look… because nothing I do can ever, ever please you.
(你不了解你對我有多大影響,哪怕是一句話、一個眼神……因為不管我做甚麼,都得不到你的歡心。)
Waverly以為母親是出於炫耀心態才格外吹毛求疵,母親覺得女兒已不放自己在眼內,卻從不知道大家是太過在乎對方,以致不小心惡言相向,用了錯的方法去表達關心。
文化的差異
四位女兒是不折不扣的「香蕉人」,外黃內白的她們擁有中國人外表,受的則是西式教育,可想而知她們的觀念和溝通方式,都與中國傳統母親有著天淵之別;主角君兒時對媽媽說的一句 “It isn’t China. You can’t make me.” (譯:這裡不是中國,你逼不了我。),就把她們之間的隔閡具體呈現。
中西文化的差異,進一步加深母女們的碰撞。來看看Waverly一副精明能幹的女強人裝束:闊大的西裝和恤衫、束腰的西褲和金色大耳環,跟母親一身「鄉下婦人」的形象對比極大。當Waverly嘗試把男友送她的皮草披在母親身上時,母親只嫌它的質料不夠好;或者錯不在衣服,錯在二人看不穿大家的出發點。
追求婚姻的快樂
有留意的觀眾都會看到,戲中幾乎沒有哪個角色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美滿的:母親們有的當過童養媳、有被強暴後嫁給對方為妾、也有被紈袴子弟毀了半生的,因為她們都錯過痛過,所以不願意養女兒步自己的後塵;無奈「有其母必出其女」,女兒們的愛情路也千瘡百孔,作為母親的只能用自己的方法教導女兒。例如鶯鶯察覺到女兒的婚姻出了問題,在差點推倒一張女婿造的桌子時,她問女兒:
Why do you keep it? You put one more thing on top and everything falls down.
(你為何留著它?再放一樣東西,整個就垮了。)
不論女兒們多努力去擺脫媽媽的影響,也總帶著母親的影子,像血液一樣流在身上。《喜福會》的故事背景有別於中國傳統家庭,但相處時的磨擦、母親和孩子互相的愛,卻從不因環境而改變。
A Little About
《喜福會》上映25年周年,電影監製Ronald Bass透露早就寫好續集或劇集的劇本,有望原班人馬會再合作,內容將會講述三代人的故事。
延伸閱讀
被要求扮演亞洲口音時,毅然離開試鏡──《Crazy Rich Asians》演員Awkwafina
真正的長大,是希望自己哭過以後還能成為父母的依靠
1 September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