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名叫 Emily in Paris 的電視劇不久前成為網絡熱議話題,有人因為它對巴黎更加嚮往,有人卻說劇中的巴黎根本不是現實中的巴黎,更糟糕的是這部劇似乎集齊了所有與巴黎有關的刻板印象。所以,這部劇真的如此不堪嗎?
Emily in Paris的主角是由Lily Collins飾演的美國女孩Emily。Emily在芝加哥的一間公司上班,有一位穩定的男朋友,因公司近期收購了一間法國公關公司,所以需要派一名員工前往法國巴黎,本應去巴黎的同事臨時無法前往,於是半句法語都不會的Emily就陰差陽錯地被派去了巴黎。在巴黎,一開始她並不受同事待見、男朋友也因為不願去巴黎跟她分手,但或許正應了「否極泰來」這個說法,事業與愛情運雙雙掉入谷底的Emily開始從谷底反擊,她利用社交媒體為公司和客戶宣傳,一條post連法國總統夫人都在轉發,即使是不待見她的上司也挑不出毛病;沒有了男友卻獲得了旺盛的桃花運,從上司的情人、哲學博士、時尚界「富二代」再到帥氣友善的鄰居,他們都對Emily表達了愛慕之情;Emily還交到了一位真心朋友Mindy──有歌唱天賦、為躲避父母給自己設計的人生道路而逃到巴黎的華裔富家千金。
到了巴黎的Emily就像是卡洛爾小說裡掉進仙境的愛麗絲,奇遇不斷,但有些奇遇卻讓觀眾覺得與現實的巴黎不相符,譬如在巴黎的每個人似乎都會遭遇一夜情、婚外情或者第三者插足;巴黎女人用抽煙代替午飯;巴黎人中午才會去公司上班⋯⋯除此之外,Emily輕而易舉就結識大牌設計師並獲得青睞;而巴黎的男人們甚至願意為了她拋棄女友或情婦,在上班期間送她性感內衣,凡此種種都是慘遭網友詬病的地方。
不過我們在對這部劇口誅筆伐的時候,似乎忘記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這部劇並不是紀錄片或者其他嚴肅題材電視劇,它的定位就是人們在茶餘飯後不動腦筋哈哈一笑的消遣、一場不切實際的白日夢,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我們太需要能放鬆心情的東西了。
Emily in Paris is basic, but aren’t we all? It’s hard not to get sucked into her fantasy world as the days get shorter and lockdown draws out.
(譯:Emily in Paris很大眾,但我們不都是這樣嗎?隨著日子越來越短,封鎖期延長,很難不被她的幻想世界所吸引。)
– Glamour
即便喜劇作為大眾傳媒的一部分承擔著社會責任,但以城市紀錄片般的嚴苛要求評價一部旨在娛樂消遣的喜劇或許並不合適,畢竟為了喜劇效果難免有誇張的地方,期望通過這樣的喜劇來改變人們的某些既有觀念,比如對巴黎的不切實際幻想,其實非常困難。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television is to maintain, stabilize and reinforce – not subvert –conventional values, beliefs and behaviors.
(譯:電視節目的首要作用是維持、穩定以及加強傳統價值觀、信仰和行為,而不是顛覆它們。)
– George Gerbner Cultural Indicators: the Third Voice
就算是更加嚴肅的體裁,如紀錄片或新聞報導,依舊會有不夠客觀公正的地方。根據批判性話語分析,一篇文章的用詞和語法等方面都會顯露出作者的個人傾向甚至是社會的權力架構;而紀錄片就更是表達了導演希望輸出給觀眾的想法與觀點,導演根據自己的觀點進行取捨也可以讓紀錄片變得更加飽滿豐富,增加觀賞性。紀錄片不是平鋪直敘的現實,如果將紀錄片等同於現實是不可取的。
Your documentary is presenting a perspective to your audience. It’s up to you what that perspective is.
(譯:你的紀錄片向觀眾呈現了一種視角,至於呈現哪一種視角則是由你來決定)
– 紐約電影學院學習資料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想要不動腦筋就獲得真實可靠的信息已經比較困難,作為接受信息的普通讀者與觀眾,我們需要具備從信息的大海裡撈取並篩選可靠信息的能力。早在1976年,學者M.R. Owens就提出運用信息資源來做決策以履行公民職責在未來將成為一件至關重要的事。美國圖書館協會在1989年將信息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定義為個人應具備的素養之一,具備信息素養的人能夠發現、評價和有效運用所需信息。
To be information literate, a person must be able to recognize when information is needed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locate, evaluate and use effectively the needed information⋯⋯ Ultimately, information literate people are those who have learned how to learn.
(譯:擁有信息素養意味著能夠甄別何時需要獲取信息,能夠發現、評價和有效運用所需信息。最終,擁有信息素養的人是那些已經學會如何學習的人。)
– 美國圖書館協會
此外,信息素養被認為是與民主制度的未來息息相關(”essential to the future of democracy”),美國學者Jeremy J. Shapiro和Shelley K. Hughes 在他們針對信息素養教育的提議”Information Literacy as a Liberal Art”中就說到:
⋯⋯if citizens are to be intelligent shaper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ather than its pawns, and to humanistic culture, if information is to be part of a meaningful existence rather than a routine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譯:如果公民能夠成為信息社會和人本主義文化的智慧塑造者而不是被信息社會愚弄的棋子,如果信息能夠成為有意義的生存方式的一部分而不是製造與消耗的例行公事。)
–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a Liberal Art
Jeremy J. Shapiro和Shelley K. Hughes 是在1996年提出的這些觀點,幾十年後,在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的這些年裡,我們見證了信息素養教育究竟如何與民主制度息息相關。在2016年競選辯論時,Trump的言論漏洞百出,媒體通過fact-check發現很多錯誤信息。在他當選後,關於媒體和真實信息的討論也未曾停止,從alternative facts到fake news,我們越發意識到,在這個真假難辨的信息爆炸時代,學會甄別信息難能可貴,它影響到的不僅是個體,更是整個國家與世界。
再回到最初,關於Emily in Paris這部喜劇電視,作為一名具備信息素養的觀眾或許就會明白,渴望從一部輕鬆娛樂喜劇裡認識真實的巴黎是不明智的,劇中的巴黎已經被加上一層浪漫的濾鏡。那麼這樣的濾鏡就因為脫離現實而一無是處嗎?其實也並非如此。這樣一個優雅、浪漫,充滿文藝氣息的巴黎顯然是極具魅力的,即便是明知電視劇失真,觀眾還是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巴黎產生好奇與嚮往,亦或懷念起自己在巴黎度過的時光,於是巴黎這座城市更加深入人心,會有更多的人前赴後繼來講述與巴黎有關的故事。
It’s fun to see the way Americans see Paris — maybe in a nicer way than it really is. They love it. Some clichés. But I’m also happy that another country loves my city. I’m born and raised here, so I love Paris. Of course, there’s some reality to it.
看到美國人看巴黎的方式很有趣,也許比實際情況更好。他們喜歡它。有一些陳詞濫調。但我也很高興看到另一個國家愛我的城市。我在這裡出生和長大,所以我愛巴黎。當然,當中也有一些是真實的。
– Carine Roitfeld, 法國版Vogue前主編及CR Fashion Book創辦人, The Cut 訪問
其實香港又何嘗不是如此,香港有不少馳名國際的警匪幫派電影,雖說現實中的香港不會整日有如電影裡的情節,但這類電影的愛好者自然會因著電影的緣故對香港產生不同於其他城市的深厚感情;而還有一些講述香港普通人生活的電影,同樣也不能毫無偏差地如實反映每個人的生活,但卻呈現了一個有著市井面貌的溫暖城市,同樣也增加了城市的魅力。
說到底,如Emily in Paris創作者Darren Star所說,這部劇是他寫給巴黎的一封情書,其中難免有不切實際之處,本應一笑了之,我們是否該以審讀學術論文般的態度看待一封情書呢?
The show is a love letter to Paris through the eyes of this American girl who has never been there. The first thing she is seeing is the clichés because it’s from her point of view. I’m not sorry for looking at Paris through a glamorous lens. It’s a beautiful city, and I wanted to do a show that celebrated that part of Paris.
(譯:這個節目是通過這位從未去過那裡的美國女孩的視覺而寫給巴黎的情書。她看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陳詞濫調,因為這是從她的角度來看的。我不後悔以華麗的眼光看巴黎。這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我想做一個劇集去歌頌巴黎的這個部分。)
– Darren Star,Emily in Paris創作者,Hollywood Reporter訪問
Original cover image via Netflix
DESIGN: WINNIE F / HOKK FABRICA
25 November 2020,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Emily in ParisOpi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