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含劇透】
踮起腳尖,浸沉於和諧節律,婆娑起舞──她是電影Girl中夢想成為頂尖芭蕾舞舞蹈員的女孩Lara。故事發生看似沒有煩惱的年華;電影開首時,15歲的Lara因遲起步學芭蕾舞而掙扎,但故事繼續揭開的,卻是因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不符的心理矛盾。
‘I just want to be a girl’
青春意味躁動,而對於從小已自覺不同的酷兒Lara而言,這更是不言而喻的事。電影中Lara生理上被介定為男性,心裡卻自我認同為女性;成長過程中她一直被性別煩惱如影纏繞,於是決心逃離性別束縛,除了接受雌激素療程,她也準備進行性別重置手術(Sex reassignment surgery)。
可幸的是,她有位無間斷體諒及支持她的父親。然而當父親鼓勵及相信她能啟發更多同樣陷入性別矛盾的人時,Lara卻說:「我不想成為什麽榜樣,我只想當一個女孩。」
Lara對於性別的決選,其實無關乎對抗這回事──變性是她對自己身分的認同與實現,她只是想做個女生,「非如此不可」只是出於純粹的自我忠誠。
身體衝突
Lara所鍾情的芭蕾舞,其實同樣對她的身體帶來不同磨難。礙於男女天生體格差別,「她」的柔韌度不及其他女性舞者,或因性徵模糊被人投以奇異眼光;有時Lara不想成為焦點,更會用膠帶束緊生殖器官,使練舞時性徵不明顯。
這些處境顯然令Lara狼狽窘迫﹐但有趣的是Lara身邊的人大部分時候其實都沒有意識或聚焦到她的「不同」──舞蹈導師貌似未有意識到她體態的不同,一眾女生洗澡時也未有特別注視她;很多時候,反而是她獨個兒因「想多了」而惴惴不安。這種情緒為電影氛圍形成張力,也成為這女生的成長註腳。
無論做個普通女生是個多卑微的意願,現實中要處理變性這回事還是很複雜的;對於因性別模糊而產生的尷尬和難堪,Lara得像跳舞般優雅地去平衡或調節心理狀態。因為變性療程所服用的藥物,令她須承受不同的生理、心理變化,同時她得調和跳舞與身體所產生的衝突,學會與其共存,才令自己不至跌進死胡同。
創作靈感
戲中演出心理狀態複雜抑壓的女主角Lara的演員,是年僅15歲、首次出演的比利時男生Victor Polster,他對Lara的詮釋成為電影亮點,亦令他獲得不少獎項。電影大獲好評,導演Lukas Dhont亦不忘向觀眾介紹令他創造這故事和角色的靈感繆斯。
鏡頭拉回2009年,當時比利時當地報紙的一則新聞有一則報導,內容圍繞一位渴望成為芭蕾舞者的15歲男生,有感生錯性別,渴望變性成為女性。Dhonr在訪問中表示視這位「女生」為心中英雌,亦成為啟發他和編劇Angelo Tijssens的創作靈感。透過電影,二人希望可以啟發更多跨性別人士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改變。
「向年輕人展示如何反抗『正常』,是非常重要的事。我和Angelo都認為,這是屬於我們的『超級英雄電影』。」
There’s a value to show young people that defying ‘normal’ is important. Angelo and I say this is our superhero movie.
── LUKAS DHONT
或有人會質疑,其實「變性」也是對性別刻板印象的擁護──為何陰柔、自覺是女生的「生理男」想要變性就得改變性徵,去符合主流期待?而且變性也為跨性別人士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創傷。
電影亦有著墨主角面對變性療程的兩難窘境。戲中鮮少有歇斯底里的爆發性描述,故事一切的深淺起伏,都收藏在主角壓抑克制的情緒暗湧中。某程度而言,這種收斂的情緒渲染以冷靜的方式,令觀眾產生更細膩深切的反思──縱然還是有不少人對電影有著不同的批評。
Cover image via YouTube/ The Match Factory
為你推薦:
Fashion Faces:變性後的重生!他是本年度的模特新星Casil McArthur
同樣的行為,不同的性別,你還會不會有刻板印象?
The Danish Girl: 史上第一位變性人的故事,Lili Elbe
11 November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