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紅色是關於我們的身體內部,關於不斷跳動的心臟和血管。那麼藍,就像是讓我們捉摸不透、若即若離的世間萬物。它遠在天空,遠在海洋,卻又如此近,近在陽光下、在我們肌膚上觸手可及的根根血管痕跡。
當旅行者1號(Voyager 1)空間探測器飛離太陽系後,它調轉鏡頭拍攝了一張太陽系全家福,在這張照片中,我們的地球不過是粒不到一像素的黯淡藍點(Pale Blue Dot)。科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為此這樣寫道:
……細心再看,你會看見一個小點。就是這裡,就是我們的家,就是我們。在這點上有所有你愛的人、你認識的人、你聽過的人、曾經存在過的人在活著他們各自的生命。這裡集合了一切的歡喜與苦難、上千種被確信的宗教、意識形態以及經濟學說,所有獵人和搶劫者、英雄和懦夫、各種文化的創造者與毀滅者、皇帝與侍臣、相戀中的年輕愛侶……人類歷史上的聖人與罪人,通通都住在這裡──一粒懸浮在陽光下的微塵。
— 卡爾薩根(Carl Sagan)
這樣的藍屬於廣袤和未知,是一種遠大過我們的力量。而在我們身上的藍,展現得卻是造物的神奇。
雖然血液是紅色的,但因為光纖中的紅光大多被血液吸收,而藍色光穿透力較弱,很少到達血管,未被血液吸收,所以我們眼中所見的皮膚下的血管都是藍色的。生活在古代西班牙北部Castile王國的貴族以自己的貴族血脈為榮。他們曾與摩爾人對抗多年,最終收回伊比利亞半島的土地。他們在戰前會自豪地擼起袖子高舉手臂,展示自己雪白手臂下藍色的靜脈,以示自己未受皮膚黝黑的摩爾人血脈的污染,提振軍心。他們自稱「sangre azul」。後來這個詞被英國人譯為「Blue Blood」,代指貴族和上流社會人士。
不過在現實中真的有「藍血人」存在。在1820年左右,法國人Martin Fugate到美國肯塔基定居。因為當時他居住的地方較為偏僻,近親結婚很常見,因此,他們家族的正鐵血紅蛋白症大面積爆發。他們因血液中有過多不能帶氧的正鐵血紅蛋白而出現身體變藍的症狀。這個家族的人也因而得名為「Blue Fugates」。後來隨著交通的發展,這裡的人口流動多了起來,這種病症也慢慢消失了。
另一方面,當人體內銀含量過高,引起銀質沉著症,皮膚也會變成藍色。美國的一位議員Stan Jones就有這種症狀。相較於他的政治理念,他的藍色皮膚倒是更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還有一位名叫Paul Karason的美國男性因為使用膠銀,皮膚也變成了藍色。
或許正是受到這些真人真事的啟發,香港作家倪匡在他的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中,就寫就了一篇叫做「藍血人」的故事。故事中藍血人來自土星,當情緒激動時臉就會變藍,如同地球人臉會變紅一樣。
謎一般的藍,讓我們獲得了如此多的故事與遐想。無論是紅,是藍,還是其他黃綠青紫各種色彩,幸好我們的世界有它們。沒有這些色彩,世界該會少了多少樂趣。
DESIGN: LAWRA/HOKK FABRICA
31 October 2017,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