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60年代時期的年輕人,她為此感到慶幸;那個開放的年代孕育了Andy Warhol和她的朋友Marta Minujín。阿根廷概念藝術家Marta Minujín今日已是個70多歲的老人家,但她的活力和對藝術的熱情卻從沒減退,還愈燒愈旺盛。
毀滅是她創造的方法。一開始Minujín以繪畫為主,後來她選擇用一些「不合適」的材料創作,例如床墊和紙皮箱。不穩固、軟綿綿的床墊造就了最可愛的雕塑,它們以彩色條紋為裝飾,遠看像一堆棒棒糖,Minujín說它們是“Soft sculpture”(軟雕塑)。這位「軟雕塑」先驅由衷討厭收藏藝術,一直公開表達對它的不滿,用食物等不能長久保存的物料為原料,創作短暫、臨時的作品,打著脆弱的旗號和以摧毀為最終目標來製作。
I felt and believed that art was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for human beings than the eternity that only a few cultured ones could attain in museums and galleries.
—Marta Minujín
(譯:我相信藝術之於人更為重要,而不是少數人在博物館和畫廊裏獲得的那份永恆。)
床墊雕塑因物料脆弱逐漸變得破舊,Minujín另一件震撼世界的作品就讓所有參觀者取走作品的每個部份,說的就是去年矗立在卡賽爾市中Friedrichsplatz 廣場的“The Parthenon of Books(禁書帕德嫩神殿)”,它遠看像用馬賽克鋪成,近看就知道神殿是由10萬本禁書構成,Minujín希望藉此對書籍審查制度作出控訴,還想表達政治勢力對人民思想的干擾,這些書本包括《哈利波特》、《小王子》和《安妮日記》等,展覽後讓參觀者免費取走。
要是你覺得這些還稱不上是破壞,那就來看看Minujín在60年代做過的「創作」。當時她在美術學校學習了八年,決定摧毀過去三年中所做的一切,製作一場藝術的死亡戲碼。她和兩位藝術家一起策劃了一場展覽,把不太傳統的畫作像傳統展覽廳一樣掛起,評論家、收藏家、藝術家紛紛前來參觀,卻無人能買,只因Minujín最後一把火燒掉了它們。
於Minujín而言,藝術是種深化生活的方式,用視覺衝擊觀眾,從不需要所謂永恆存在;既然如此,只要她的藝術能引起你一刻的激動、一秒的感動,往後它能否永垂不朽已不重要。
Reference: YouTube, Widewalls & tate.org
DESIGN: LAWRA/ HOKK FABRICA
16 March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