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不看電影、不聽音樂,但不能沒有書。」
與卓韻芝談書,也許再花幾個小時也說不完。愛看書也愛買書的卓韻芝,書櫃中擺放了從小學時期就已經收藏的書。十歲偶遇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雖然看不懂當中深奧難明的文字,卻被當中的憂鬱與無奈所震攝,經歷了人生中最接近文學的體驗。「寫書和讀書不會讓你感到孤獨,因為你在跟另外一個靈魂溝通。」
隨手拿起一本書,被摺的書角、反覆被屈曲的書脊、快掉下來的書皮、塗滿筆記的字裡行間──書櫃中全都是卓韻芝消化文字的痕跡。「如果沒有文字,我懷疑自己還有沒有神智。」卓韻芝會用文字來組織自己所有的想法,閱讀時執筆,在留白位置回應作者。「文字對於我來說實在太重要,如果沒有文字我是不懂得思考;沒有文字,我就沒有想法。」作為一個會寫作的人,書經常會給卓韻芝很大的鼓勵,當她看見其他作家用前所未有的去表達自己,她便知道自己躲起來寫十萬字也「不算太瘋」,而自己也可以嘗試挑戰自己寫出更好的文字。
最廣闊的遊歷,來自書也來自生活
從小時候讀的英文讀本A Girl In A Jungle到自己今年所出版的《峰迴路轉》,卓韻芝去過最廣闊的遊歷,來自書也來自生活。熱帶雨林、墜機、痛、生存⋯⋯當卓韻芝好奇為何小學生故事書題材如此暴力的同時,這種親歷其境的閱讀經驗不多不少提升了她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今年初,卓韻芝將四段異國遠足之旅的經歷結集成書,將行山時找路的迷茫和疑惑,比喻人生的十字路口,並在書中加入對過去成長經歷的復和與發現。當我們急著要找出對的、安全的路,行山時的觀察卻告訴我們,也許任何方位都有出路。
關係中的有些事情,看一百本愛情書都不會明白
「我最不喜歡看的類型就是愛情,我們都有自己愛的方式。」對卓韻芝而言,愛情書籍是最難引起她的共鳴的,別人常說痛苦會令你上了一課,但有想過痛苦有時候可以是純粹的痛苦嗎?「我們經常會將痛苦浪漫化,給痛苦正面的形象。我經歷過生命中不同程度的痛苦,有時候感受一種痛苦,是感受的一種深度。你會在痛苦的經歷裡,珍惜自己有一種生存的勇氣。」面對愛情的種種,文字或許能夠讓你看見別人如何經歷關係中的美好與醜陋,但記住那只是別人的經歷,「有些事情,就算看一百本愛情書,聽一百個人的意見都不會明白,唯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明白。」
卓韻芝「呃呃氹氹OneNightStand」蜜月歸來版棟篤笑將於2019年1月10日正式開騷,按這裡了解更多。
推薦給你
19世紀末頹廢派刊物The Yellow Book的插畫家Aubrey Beardsley
DESIGN: CHRISTY/ HOKK FABRICA
31 December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