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Wander:解下「流浪」的浪漫衣裳

大概因三毛之故,現今的「流浪」是浪漫,是不羈。流浪者出走,受社會豔羡,受人們崇拜。且翻翻字典,「流浪」的近義詞是流亡、流離、流落、漂泊、漂流、飄泊;而這堆詞語,刻下只能令人聯想起歐洲的難民,以及日曬雨淋的露宿者。浪漫之說,究竟從何而來?今天讓我們淺談一下。

「三毛創造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瑰麗的浪漫世界;裡面有大起大落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引人入勝不可思議的異國情調,非洲沙漠的馳騁,拉丁美洲原始森林的探幽──這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人生經驗造就了海峽兩岸的青春偶像。」

—白先勇

流浪是欲安不定

追本溯源,「流浪」一詞最早該是在晉代提及,本是物理上的描述,作水中飄游之意。《喻道論》這樣用到「流浪」:水族到不了岸邊;陸上生物亦不諳水浪起伏。同樣是晉朝的陶潛,則賦予「流浪」多一層意義:我試過當官,糾纏於人事,人隨浪流而無成,卻怕負了一直以來的志向。陶潛以水的流動比喻人的飄蕩,為流浪欲安不定、身不由己的意象塑出雛形。

「鱗介之物,不達皐壤之事;毛羽之族,不識流浪之勢。」

—《喻道論》,孫綽

「余嘗學仕,纏綿人事,流浪無成,懼負素志。」

—《祭從弟敬遠文》,陶潛

流浪是居無定所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與時相依而生,也相時而變。至唐代,在意識形態上,「流浪」與居無定所基本上同義。于逖的詩便可見一斑:兄弟各自過著飢寒交迫的流浪日子,對弟弟的牽掛耗損了我的心神。當中的「流浪」乃居無定所,詞義上從單純述物,蛻變成無家可歸的代名詞。現今露宿者的「流浪」亦然,說白了也是生存之道。

「饑寒各流浪,感念傷我神。」

—《憶舍弟》,于逖

流浪是心的沉澱

如果「流浪」是居無定所,那麼流浪之行,終點在哪裡呢?這個不得不請教三毛,客觀上,流浪並不是她的唯一選擇。她離開是為了成為自己、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清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最終是為了滿足生命中的精神價值。

而1984年的《德州巴黎》,被譽為公路電影的極致,當中所呈現的,就是無了期的無垠流浪。既是虛無、不帶任何目的,也是嘗試填補心靈隙縫的自我放逐而又自我尋找。

電影《德州巴黎》
PARIS, TEXAS Trailer (1984) –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Video via YouTube/criterioncollection

同樣地,台灣作家舒國治把「流浪」放到這個層面:流浪心念就是對這世界,不多取也不多予。他的流浪是願意放掉所有東西。從這個角度,對地方起了感情,生了思念,有家的縈繞,心有所絆;流浪便結束。流浪,從客觀的無可奈何,演變成主觀的自由選擇。

「海水洗岸浪花飛,野荒佇久亦是家。」

—《流浪的藝術》,舒國治

「有了流浪心念,那麼對於這世界,不多取也不多予⋯⋯最不願意流浪的人,或許是最不願意放掉東西的人。」

—《流浪的藝術》,舒國治

浪漫化的流浪

選擇下的「流浪」,實現了圓滿生命的可能,同時變成了都市人逃避現實的避風港與解脫。對於現代文化中的「流浪」,或許汪峰歌曲中這趟有終站、向著春暖花開的遠方的「流浪」給予我們不錯的解讀。這種「流浪」有異於漫無目的,似乎是知道終點有著什麼的風景。

「走走停停看看這個世界,向著春暖花開的遠方流浪。」

—《流浪》,汪峰

而在近年的流行曲,流浪是「逃離世界跌盪」、尋找自由的方式,也是對人生的各種枷鎖的回應—「解脫」。相比起圓滿生命,現代文化中「流浪」的意義,好像多添一份流竄的味道。這種「流浪者」彷彿都是都市的生還者,流浪出走惹來豔羡崇拜之故,大概是如此。

「流浪,找一個地方逃離世界跌盪,隨處流浪。」

—《流浪》,新青年理髪廳

「我的肩膀,揹記憶的包裹,流浪到大樹下終於解脫。」

—《流浪者之歌》,陳綺貞

TEXT: YANNI/HOKK FABRICA
DESIGN: LAWRA/HOKK FABRICA

30 June 2017, 4:27 P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WATCH | 你有想過,當你和你的姊妹老了會是什麼模樣嗎?

Send this to a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