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家去探索未知的國度吧,年青人啊:你一生註定是要做更偉大的事情
—Petronius,公元27-66羅馬帝國朝臣
坐在我面前的Ka Wing,雖然身高米八有六,仍讓人難以想像瘦削的他,是如何遊走於戰後的西非──塞拉利昂、內戰前夕的中東──敍利亞,以及在格鲁吉亞從事一年多的難民工作。而這一切,得從十年前他率性輟學開始說起。

踏足塞拉利昂,只因為便宜
跟許多留學生一樣,Ka Wing十多歲遠赴英國升學,為會考、高考埋首苦幹,拿著漂亮的成績上大學;然而在2008年他作了一個率性的決定。「多年來,在寄宿學校過著很有規律的生活,與荒唐的大學日子差天共地, 一下子適應不來。」山不轉人轉,調節不了便輟學再算,怎料他一轉便轉到巴爾幹半島和前南斯拉夫國家去。當年二十歲的他拿起背包,帶著對世界的好奇,「四周看看陌生的事物,睏了便在巴士站、火車站、公園、橋底席地而睡,用了幾個月走遍東歐的那些前蘇聯和前共產國家」。
東歐之行讓Ka Wing欲往更遠的地方,於是「在網上找到一間志願教師計劃費用異常低廉,位於西非塞拉利昂的慈善機構。沒多想,就塞拉利昂吧!對我來說,這是一場探險;對父母來說,這根本與自殺無異」。或許是年少氣盛大無畏,又或許是資金有限,Ka Wing不理雙親的反對,也不管當地的血腥內戰才剛結束,只顧著打工籌措旅費。


在西非,潮濕的天氣,莫名的昆蟲,痢疾的纏擾已不在話下。他一嚐缺水缺電和罪案猖獗的驚險,又遇到貪官污吏的敲詐勒索。這些磨練讓Ka Wing對外面的世界念念不忘,即使「回到校園修讀中世紀歷史,每年暑假都會四出到書本中的地方一探究竟」,同時鋪墊著他以後從事人道與難民事務的工作。
明白和平,比明白戰爭容易。
—Ka Wing
於歷史裡踱步,嘗試探索衝突
念念不忘的除了是當地人的需要外,「老實說,或許更多是出於好奇。我想知道一個社會的法律、道德、民生是如何崩潰。」從內戰前夕的敍利亞、南北高加索、中亞、東北非,至格鲁吉亞的難民工作。他一直踱步於不同的歷史事件,走在火屑與灰燼之間,嘗試探索衝突。
「很難想像一個普通人如何拿起武器去殺人,戰爭發動者往往都沒有殺人犯背景,像希特拉,他本來只是一個藝術家。是什麼誘導出人性的另一面向?我們怎樣才能從爭執與衝突走到和平?」

Photo courtesy of Ka Wing

Photo courtesy of Ka Wing

Photo courtesy of Ka Wing

Photo courtesy of Ka Wing
去看看如何從爭執與衝突走到和平。
—Ka Wing

Photo courtesy of Ka Wing

Photo courtesy of Ka Wing
在敍利亞,目睹不同陣營示威,趕及觀摩古蹟未被戰爭推倒的模樣;在格魯吉亞,親身協助難民自力更生,找回生活。「那裡並不如大家想像的難民營,反而更像一個社區。我日常的工作由行政到買雞買牛也得做,亦要教會他們做謀生的相關技術,例如養家禽、開髪廊、開網吧、開民宿。」


Photo courtesy of Ka Wing

Photo courtesy of Ka Wing

Photo courtesy of Ka Wing
對於怎樣會造成衝突,Ka Wing還沒有確切的答案,或者倒不如說「明白和平,比明白戰爭容易」。儘管人道與難民的工作既吃力,又不討好,可是他「還是喜歡以這樣的方式探索下去,只是會窮一點和邋遢一點,不要緊。」
窮一點,污糟一點,邋遢一點,不要緊。
—Ka Wing


Ka Wing喜愛旅遊,也喜歡歸根究底去尋找事實以及源頭,尤其是對於中東,前蘇聯,絲綢之路地區和未受承認國家的人民,文化,歷史及政治有興趣,因而走訪過不少這些國家。
2009年居於西非塞拉利昂,2015至2016年間居於前蘇聯國家格魯吉亞,分別駐在首都第比利斯(Tbilisi)以及在西面叛軍控制地區邊境的重鎮祖格迪迪(Zugdidi)。
現居於香港。
Learn more about on his Facebook
DESIGN: LAWRA/HOKK FABRICA
28 September 2017,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media@hokkfabrica.com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