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年代大家高呼女性解放,推動男女平等的力度明顯是比以前強得多;可是,「解放」兩字從不專屬於女性──不同的LGBTQ+人士、小眾邊緣人士,甚至是男性們,其實也受到許多規範與歧視,特別是傳統的男性觀,往往主張「男主外」、強壯的外表,以及一種陽剛之氣;但這彷彿是為了對應女性的「陰柔」而存在。既然女士們也主動跳出傳統,那麼男士也應該有所轉變吧──來讀讀Pansy這本旨在打破大眾的傳統想法、挑戰陽剛之氣的多元雜誌吧!Pansy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種新鮮而美麗的男性氣質。
若要創辦人Michael Oliver形容這本雜誌,他會說:「PANSY is about not listening to your dad when he says you can’t wear your flared, bedazzled hot pants.」(當爸爸說你不能穿喇叭褲或熱褲時,PANSY會告訴你不要聽他的。)看來,這也暗示了Oliver是個不「安守本份」的孩子呢。
Oliver在南非海岸的一個古樸小鎮長大,家鄉住滿已婚夫婦和退休人士。他笑言這環境對於古怪又「不主流」的自己來說,是個有點落後和保守的地方;他外出時既不能穿亮片衣,又不能向其他人炫耀自己的羽毛大衣,於是互聯網就成為了Oliver的自由發揮空間。
一直以來,Oliver也習慣在社交平台Tumblr分享一切,包括他跟男友的關係,但對家人來說這段關係仍是秘密;17歲時,因弟弟借了他的相機一用,看到裡面有Oliver與男友的親密照,才令這個秘密被揭發。但最令人鼓舞的,是Oliver得到父母的支持,他們更真誠地告訴他這並非異常的事。
剛剛也說過,雜誌Pansy是為了打破傳統而存在,但為何取名為「Pansy」呢?這詞語一般用來形容那些毫無男子氣概的男人,帶有貶義成份;可是,Oliver卻認為「Pansy」代表了一種脆弱,同時也象徵著一種勇敢:敢於違背常態、擁抱獨特的自己,就算被人嘲笑也無妨,因為他是一個勇於做自己的「娘娘腔」!
打開PANSY的網站,你會看到不同的硬照與專訪,例如由紐約華裔攝影師Johnson Lui所拍攝的作品Goodbye Jullian,相中捲髮男孩頭戴紅色帽子,身穿碎花上衣與間條絲質內褲,站在草地之上;穿上lace-up束帶內衣的男孩,露出性感的背部與屁股,雙手扶在椅子上;頭載小皇冠頭飾的他,似乎想要成為一位皇后呢。老實說,這些造型一般都不會出現在「典型男性」身上;可是,Pansy想要挑戰及質疑那種刻板的男性主流敘事方式,特別在性別二元論(gender binary)之下,Oliver想要擴大男裝的定義,希望即使是珍珠耳環、粉紅的腮紅,或是緊身褲、露胸裝,所有人也能無分任何性別群組,自信地穿起來。
每期雜誌及線上平台也歡迎世界各地的人貢獻作品,以確保平台多元化;Oliver更身兼編輯、模特和攝影師三職!他希望,Pansy雜誌能令大眾拋棄男性典型的「T恤牛仔褲」外型,更想要重塑男性形象。只要你是一個不在意標籤、不喜歡局限於框框之內、想要改變傳統性別帶來的刻板印象的話,他也能成為PANSY的一份子。
今日,無性設計仍處於時尚界的主流位置,雌雄同體也成為了趨勢。在2018南非時裝週(2018 South African Menswear Week SS19)上,也出現了Rich Mnisi、Nao Serati和Lukhanyo Mdingi等突破性別二元框框的設計師;可是在南非社會裡,這些違反男性陽剛之氣的設計師和作品仍被看成是異類。因此,Oliver希望能代表這個小眾群體,讓公眾能對這些陰柔的男性有更多對話,令每個人都能享受更多的自由。
猜你喜歡:
Reading:讓情緒可轉化為一種力量──獨立雜誌Romance Journal
DESIGN: CHRISTY/ HOKK FABRICA
19 December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