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充滿改革、新風氣的20年代後,20世紀30年代出現經濟大蕭條,這股凌冽的寒風席捲了包括時尚界在內的社會各界,以服裝業為例,業界紛紛轉向使用低廉的布料和加工形式取代以往的華麗,漸漸與20年代流行的精緻奢華風格道別。在這樣的寒冬時期,卻出現了三位天分過人並各自開創了革命性的服裝風格、一直影響至今的三位女性設計師:在30年代依舊沿用知性優雅的設計引領時代風潮的法國時裝設計師Coco Chanel、被視為Coco Chanel一生對手的意大利超現實主義設計師Elsa Schiaparelli,以及與兩位大師齊名卻鮮少被人提及的法國「斜裁大師」Madeleine Vionnet。
當時,Coco Chanel和Elsa Schiaparelli兩位設計大師之間的對決是人們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在兩者奪目的光芒下,Madeleine Vionnet則顯得較為低調淡雅,只是默默地鐘情於設計自己的長裙。在洶湧激烈的時代變遷中,她們三人各自走向了不同的結局;雖然如今只有Coco Chanel所創立的品牌Chanel引領著時裝界,然而於上世紀30年代由Madeleine Vionnet所開創的設計風格與女企業家形象,仍然啟迪和影響著70多年後的現在。
輕柔的垂墜感──「斜裁」的發明
Madeleine Vionnet仿佛得天獨厚,對剪裁有著靈敏的觸覺,一塊平凡無奇的布料落在她手中後,總是能變幻出多種花樣;有別於Coco Chanel偏愛知性的套裝,也與Elsa Schiaparelli天馬行空的超現實款式不同,Madeleine Vionnet喜歡設計柔軟優雅的飄逸長裙。為了做成有著層疊效果的垂墜型(draped )裙擺,她開創了極具革命性的「斜裁法」(bias-cut ):從布料經緯線的45度夾角裁剪布料,通過斜向剪裁,充份利用了面料的彈性與柔韌性,此並藉此形成自然的懸垂效果。
Madeleine Vionnet受到美國舞蹈家Isadora Duncan那輕盈曼妙的舞姿所啟發,因而設計出優雅的飄逸禮服;身穿這些禮服的模特如同一個個踏著優美舞步出場的古希臘女神。她捨棄了當時女裝設計常用的硬骨作襯的高領和緊身胸衣,改以斜裁的方式剪裁布料,製造出形態自然、柔軟的裙子;裙子同樣緊貼身體,突出線條,但輕柔的布料和恰當的剪裁使長裙如同女性的第二層肌膚,隨著動作的擺幅而舞動。女性無需再被「禁錮」於服裝內,反而令女裝變得更為舒適與自如。
「飄逸」一詞或許是最適合用來形容Madeleine Vionnet的設計。她的設計除了以素色為主和有著自然貼服的垂吊形態,Madeleine Vionnet亦受當時盛行的Art Deco(裝飾藝術)風潮影響,嘗試用輕薄的蔓莎和絲綢,結合華麗的刺繡、流蘇與串珠,形成強烈的裝飾藝術風格。「斜裁」技術的風行更是令風靡至今的露背式禮服隨之面世,直至今時今日,這種剪裁方法依然廣泛運用在各式禮服和婚紗設計當中。
保障所有員工的福利──Madeleine Vionnet的「惜才」之舉
除了開創獨特的「斜裁」技藝,Madeleine Vionnet也因鮮明的個性而出名。1912年她開設自己的時裝品牌──VIONNET,後來因戰火紛擾而幾度搬遷與重啟。1922年,VIONNET時裝屋正式改名為VIONNET & CIE公司,並逐漸擴大規模,令公司業務涵蓋了更多時尚領域的設計。
Madeleine Vionnet的華麗禮服讓當時的荷里活明星和上流社會的貴族們都渴望擁有一條她所設計的裙子,各國影星如Marlene Dietrich 、Katharine Hepburn和Greta Garbo更是對其設計鐘愛有加。即使擁有極高人氣,Madeleine Vionnet仍然保持其一貫謙遜低調的行事作風。1939年,63歲的她關閉了設計沙龍,開始深居簡出的生活。
即使沒有參與Coco Chanel和Elsa Schiaparelli之間的鬥爭,獨自過著與世無爭、悠遊自在的日子,Madeleine Vionnet仍然有著自己的堅持:雖然「斜裁」會大幅增加服裝布料用量和製造成本,她仍然打造了一個按比例縮小的人型模型,先在模型身上做出剪裁與打版,再將設計製造成真人比例,讓模特穿上。其實,很早以前便有人以「斜裁」方式剪裁布料的手法,但Madeleine Vionnet卻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將立體剪裁手法運用至整條裙子上的設計師。
1922年,她發表聲明,擲地有聲地反對時尚界出現任何抄襲和盜版的行為,所有經由她品牌出廠的衣服都標有她的親筆簽名和手印;後來她更是將自己的簽名直接縫入衣服的縫接處。
認真嚴謹的Madeleine Vionnet愛惜自己的才華和勞動成果之外,更善待身邊與她一起奮鬥的每一個人:她不僅為全公司1200名員工提供完善的保健和培訓,更保障他們有薪假期和餐飲補貼等福利,這些員工福利在當時的年代背景下極其罕見,能夠有像Madeleine Vionnet般的老闆更實屬不易。
幾經轉手後,品牌VIONNET仍然存活,只是出品早已沒有Madeleine Vionnet當年的風韻。讓人震撼的是,即使將近跨越一個世紀,她的設計依舊優雅經典,影響了許多後世的設計大師,包括曾任法國品牌Dior創意總監的英國設計師John Galliano以及法國品牌Chanel的創意總監「老佛爺」 Karl Lagerfeld;令人唏噓的是,她為杜絕盜版和保障勞工權益所做出的前瞻性舉動,如今卻鮮少有人能夠繼續實踐。
Original cover image via Instagram/vionnet_paris
Women in Fashion,同場加映:
別讓社會期望判決你的存在價值!Melody Ehsani,一位放棄法律學位的時尚設計師
比起輔助,更多是創造──走進Jamie-Maree的瘋狂搭配世界
DESIGN: CHRISTY / HOKK FABRICA
15 January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Madeleine Vionnet時裝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