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構與現實交錯之間,電影以光與影、色彩與黑白打開世界的大門,將我們帶到從未去過的地方。Hf Film Club與你走進光影之中,訴說不同的電影故事。
獲76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迷失東京》(2003),是蘇菲亞·哥普拉(Sofia Coppola)十五年前的作品。然而比起前作《鎖不住的青春》(1999),這部電影令不少人驚喜,是因這位公認女性主義者,這次不用常見以身體或情慾為主導敘事方式,且順應了主流性別刻板印象,內斂講述一對寂寞同類於異鄉相知的故事。
由Bill Murray飾演的男主角是位到日本拍廣告的美國中年男Harris,此趟東京之旅,行程目的一來為養家,二來為逃逸於與老婆興味索然的關係。後來遇上為陪丈夫出差,同遊東京的由Scarlett Johansson飾演的Charlotte,一位婚姻狀況同遇婚姻瓶頸的年輕女子。而在令人神迷模不著邊的異國景色中,兩個同樣感到迷失的孤獨同類,年紀雖差甚遠也互生情愫,然而,就算可選擇掙脫道德枷鎖,卻也選擇與現實妥協,讓關係只停留曖昧、蜻蜓點水。
收起情慾
電影開頭,身材曼妙的Charlotte便性感示人,那些誘人的赤裸胴體,讓鏡頭瀰漫濃厚性意識指向。但電影後來發展,明顯不走肉慾化面向,那只是帶誤導反方面的鋪墊。而這位一開場就讓畫面充滿情慾張力的謎樣女子,實質身份大概叫觀眾猜不著。事質上她是位主修哲學、閒時喜愛拍攝與寫作的女子。
戲中,她的丈夫整日忙工作,亦與其他女生們關係曖昧。或因這段關係的不信任,令她選擇一畢業便陪丈夫到異地工作。然而東京卻是令她感到陌生的,在文化差異下,她有感自己格格不入,雖對身處地文化理解不透,但當中產生的未知與神祕感,卻也難以言明地讓她神迷。
Charlotte的展現不似主流對一位現代知性女子的印象,她依附著丈夫,面對疑似的不忠,會白天以淚洗面與友人訴說感情無奈;深夜則靠窗看著東京充滿絢麗霓虹的夜景解寂寥。對生存方向感迷失的她,對著另一半,也無法大膽坦白將心聲告知,內斂得像保守社會中啞忍的妻子。
道德枷鎖中的理性
而戲中的男主角Harris,是位受人崇拜又想擺脫媒體追隨的明星;但這位男士對自由渴望也展現在家庭中,一方面想逃脫家庭的道德枷鎖,卻又不想逃避家庭責任。這一點在他剛到東京,在因不諳日語而鬧出笑話中顯而易見。
當有人為Harris介紹提供性服務的女子,面對肆意的糾纏和翻譯員的誤譯,他心不在焉地支吾以對,只求支開這位女子。雖然出於禮貌而應對這番胡鬧時,故意裝的日文音英文讓人忍俊不禁,但看起來卻是那麼疲倦。
克制性衝動、言談不失幽默調的Harris,看起來是成熟理智的。但戲中的他,一個人健身,酒吧裡百無聊賴,又或深宵不眠,看那些看不懂的日本節目排解寂寥,此刻的他還是迷失與徬徨的。而他的孤獨與那些紛擾大街、酒吧,亦形成矛盾的精神狀態。
異國的留白
如果說這也是部女性電影,大概意指了當中的細膩特質,點明人的本源慾望,卻又道出激情與現實中的矛盾與孤寂。其中缺少具視覺張力的性愛畫面,這刻畫人在婚姻前不敢逾越。而主角二人由初識至平靜分開,情感克制、那些離別時觀眾無法得知的告白或道別,都留下詮釋空間,某程度上,亦和應了東方隱而不表的文化特質。
炫目霓虹中的著迷與悲涼
近代帶有女性意識的電影,不少以衝擊的性愛畫面作亮點,揭露原始慾望。而《迷失東京》交代的,卻是人的慾望在與現實考量間互取的平衡。面對目光過度停留於情慾的拍攝手法,哥普拉這次反其道而行。
戲中的男性形象依舊理性,女性仍是感性也性感或內斂,順應了保守的刻板印象。這種設定或也是對現實的回應,實質男女的性別意識,多少也還是難以與兩性關係或婚姻撇開連繫。而電影對大多數人,面對道德束縛妥協這真實現象的承認,也是一種對於性別關係或孤獨現象的反思。
電影吸引人的地方,也因它勾勒了人的孤獨與環境異化間的張力,在炫目霓虹下,既著迷又悲涼。就Harris電影中,多次獨自被圍繞於異國人環境下,熱鬧又落寞,而在這裡顯然的,不論男女內心都是孤獨的。
11 December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Lost In TranslationFilm Club電影迷失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