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可以做什麼?一天、一個人、一個地方,每期讓他或她為大家推介一個獨一無二的「24小時 travel guide」。如果你也希望跟Hf分享你的24 Hours,記得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protected]
做創作的,總習慣在驕傲和自卑之間拉扯。自感在畫布上能揮出動人的人像,但可能根本沒人在看,Keo很懷疑藝術是否果真能介入生命。他曾經在這份專業面前徘徊,一張一張的作品,其實會不會只是圍爐取暖的被子?
我們現在看到聚光燈終於狠狠地打在Keo身上,排山倒海的邀約合作、工作機會,可能有點忙,但卻是一份實實在在的安全感。「從前不敢承認自己是個藝術家,怕沒有人認同,但現在這份虛空終於被別人的延攬填滿;有一種『原來我也是一個畫家呢! 』的感覺。」
7:00
跟鄰家的八字眉貓問安。
9:00
吃完早餐,帶齊畫具出發。
10:00
喜歡坐上層巴士最前的位置。
12:00
開始完成上次欠一半的畫作。
13:00
孤獨是必需的,因為孤獨我們才開始創作。
14:00
只有藍白的調色盤。顏色的單一依然美麗,看你如何感染他人。
這天我們跟著Keo的足印,走了屬於他的一天;藍藍的,翛然自在的,沒有匆忙出門擠公車跑回公司瘋狂回電郵處理昨天剩下的功夫開會超時工作然後又擠公車回家,而是慢慢隨性地過了24小時,看得人牙癢癢的。
你每天都這樣過嗎?「不是的,但我很享受這種不受規限的生活,也是最近才學習這樣過日子,始終享受生活不是空話,而是要建基於經濟條件上──現在我做到了。」
15:00
作品完成後退後的兩步。
15:30
在Pop-up Art Live Drawing Festival畫畫
17:00
手上剩下灰藍顏料與住所樓下的藍牆合照。
18:00
窗外黃昏但願永遠不相似。
18:30
你吃了晚飯沒有?
19:30
紅VAN外的燈色特別美。
藍色調子的作品是Keo的標誌,挪用電影的靈感與共鳴感,他的第一個展覽就是以電影為題的《有人喜歡藍》,不禁問,你也是其中一人嗎?
「我不是喜歡藍。」
筆者差點被答案噎到,然後Keo才緩緩吐出:「而是需要藍。」藍是靜止,而靜止的狀態,是每個人的必需品,否定孤單只會讓人更抗拒這種情緒。「藍色不是海,不是天,不是實在的事,而是放空的狀態。世界不一定色彩豐富才美,堆砌出來、無意義的艷麗也不過是個花瓶。」
20:00
在外怎樣也不重要,朋友相聚才能不忘初衷。
21:30
常逛的二手衫店,給舊衣賦予新生命的地方。
22:00
喜歡被遺忘美。
23:00
回家,喜歡孤獨卻不寂寞。
00:00
整理舊作與開始新作。
我們在城市裡忙進忙出,常常嘟嚷著沒有時間做想做的事,沒有沉思的機會,那請你來看看Keo的相片,有沒有一些似曾相識的景象?鄰家的貓、車窗外的燈光,還有相約聚餐的同儕,其實你也可以偶爾窺視自己內心,放眼城市中不起眼的地方。
我們都忙著忙碌,卻從沒有忙著靜下來。
Keo Chow 周志豪是香港年青藝術家,以水彩繪畫人物為主, 創作靈感來自每看完電影後的一些「空白感」,嘗試以繪畫去填補這空白的遺憾。 電影人物作品曾刊於《MOViE MOViE Magazine》,亦曾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宣傳片、達明一派專輯宣傳片《達明一代》繪畫插圖,2015年舉辦以電影為主題的首個個人作品展《有人喜歡藍 The Overflow Blueness of An Inert》。
Follow Keo on Instagram, Facebook and Youtube.
DESIGN: LAWRA/HOKK FABRICA
31 October 2017,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