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21世紀,我們很難想像今天還存在「生來是女兒身就該死」的概念,可是世界上確實有些國家依然每天上演「性別滅絕」,情況在拉丁美洲尤其嚴重,當中危地馬拉女性便是最受影響的一群。從三年前發生的「青年越獄悲劇」到後續的「見死不救火災事件」,紅紅火光照亮了制度的腐敗,同時燃點起危地馬拉女性絕對反擊的雄心壯志。
一場由「人間地獄」孤兒院而生的「叛變」
在危地馬拉一個名為聖何塞皮努拉(San José Pinula)的城鎮裡,屹立了一所由政府營運的孤兒院。從外面往內看,人們看不見供兒童玩耍的公園,也聽不見歡笑聲,黑色鐵絲網大閘後只看見一個寫著孤兒院名字的牌匾:Hogar Seguro Virgen de la Asunción。這所孤兒院是700個兒童和青少年的家,他們各有背景,各有故事:有的被遺棄,有的患有先天缺 陷,有的因法律原因暫時寄人籬下,包括從犯罪集團中逃 走出來尋求庇護、曾遭受性暴力的女孩子,亦有貧窮的父母為了要保護女兒免受黑幫傷害而將她們送到孤兒院來。然而沒有人想到,關上大門後的孤兒院竟然是人間地獄。
女孩在外面經歷的性侵和性騷擾,進到孤兒院後竟然持續發生,她們被孤兒院職員販賣成為妓女,長期受到肉體和精神虐待。少女們自2015年起不斷投訴,可惜不獲理會,最終忍無可忍,104名少女連同數名男生於2017年3月7日晚上發動了一場「越獄」行動,可是逃離的過程中被警察攔截,當時的危地馬拉總統莫拉萊斯(Jimmy Morales)甚至派出100名警員鎮壓和搜索,最後將所有人送回孤兒院。
+延伸閱讀|人口控制的背後:20年前,那些遭政府強行絕育的秘魯女性…
一場見死不救的火災
後來,有56名逃走不果的14至17歲少女被「懲罰」,禁錮於一間不到44平方米的房間,她們要求職員開門准許她們上廁所,可是如此卑微卻遭到拒絕。為了威逼職員開門,少女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放火,可是她們萬萬想不到接下來發生的情境:職員和警察冷眼旁觀,沒有開門之餘還幸災樂禍,拋下一句:「就讓這些小壞蛋受苦吧,那麼本事逃走就看看你們有沒有本事忍受痛楚!」 他們看著少女們一邊尖叫,一邊被烈火吞噬; 大火發生一小時後,才有救援人員抵達。翌日破曉之時,當全世界都在婦女節中慶祝女性的成就,在危地馬拉便有41名女生被活活燒死。
+延伸閱讀|她們蒙著眼在大街上、荒原裡佇立,只為等待一個交代
一個充滿歧視與腐敗的制度
悲劇敲響了「性別滅絕」的警號,大火過後率先站起來的有Andrea Ixchíu──一位馬雅原住民兼女權主義者。 曾經幫助過火災受害者母親辨認屍體的她指,女性目睹了可怕的事情,但同時間感受到女性之間的團結一致,大火過後反而提升了動員力,走到街頭上抗爭的都是女性。
針對女性的「性別滅絕」現象(femicide)在危地馬拉十分普遍和嚴重,國際特赦組織將罪魁禍首指向當地的政府,政府的不作為令施暴者幾乎毋需負上責任──事實上,只有4%案件成功將施暴者定罪。 “Femicide”是一種基於性別上系統性的謀殺,在全球均有發生,被形容是針對女性的歧視和不公平「最暴力的表現」,到了90年代,該詞定義涵蓋「一種以仇恨、蔑視、享樂為動機而殺戮女性的行為」,當中的動機可能由厭女思想,或「女性是男性附屬品」的假設所驅使。

危地馬拉女性組織Colectivo 8 Tijax並沒有忘記大火所吞噬的41條生命,和重傷的15人。她們舉辦不同的紀念活動,有人在總統府對面的地標憲法廣場中豎立了一個寫著「56」的紅色雕像,代表大火中的傷亡數字,可是去年9月卻遭到政府勒令清拆。Andrea Ixchíu形容,女權運動在總統莫拉萊斯 眼中是「國家敵人」,然而這並沒有阻礙女性繼續用不同的方法抗議,例如利用十字架藝術 紀念年死傷者。
+延伸閱讀|最新研究指出,氣候危機正加劇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
幾個月前,一首女權誦 “A Rapist In Your Path” 席捲拉丁美洲,更多女性站起來對抗暴力和不公,也再次喚起了危地馬拉女性議題的關注。儘管危地馬拉的暴力現象依然普遍,當地知名記者Pia Flores觀察到「反抗依然存在」,部分人民漸漸覺醒了。
Reference:Disability Rights International(2018),Still in harm’s way: International voluntourism, segregation and abuse of children in Guatemal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同場加映
DESIGN: CHRISTY L / HOKK FABRICA
18 February 2020,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