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傳統攝影觀察人類放棄的空間,捕捉浮遊於箇中的沉寂
—取錄自「荒凝止息†Rufixation」Facebook
從沒停止呼吸的空間
廢墟,似是沒有生命,似是不懂思憶,似是空氣停止流動。殘景與殘塵凝滯出來的空間,雖不懂說話,但所訴說的卻比人誠實,也更為宏大。廢棄的空間真的沒有生命嗎?
在香港超速的發展下,被閒置的空間只能躺在一旁,任由風打雨吹,漸變成廢墟;還有更多是過去的遺骸,亂草叢生,歷史與自然緊緊結合在一起;另有一些隱沒在底下的,終日不見天的,黑暗伸入無限延展的空間或地下水世界。
廢墟努力證明自身的存在,除了透過神怪故事、都巿傳說、魑魅閒談來證明,再來的還有影像。






從沒停止呼吸的影像
網上社群「荒凝止息 † Rufixation」似乎傾向描寫廢墟中的靜謐,寫實地呈現廢墟,然而,在其鏡頭調度下,廢墟的生命、思憶、氣息幽幽地流瀉,一個遭人類拋棄的空間,老早積壓着的各種情緒,在閃光一剎,活着的痕跡,曝現。
歲月的分佈、頹廢的層次、褪色的卡通立像,還有盡處回來的幽微之光,或無盡之暗,空間透過雖死猶生的富士色一一回應了探索者的探訪。雖然荒蕪凝滯,氣處息止,但確實攝下了廢墟的生命,錄下了沉寂的吟鳴。
到底是攝影師借廢墟呢喃,還是廢墟藉攝影師微語?看來都無法分清。
日本的泛靈信仰裏,相信一草一木皆有生命,在野外霎時現出的士兵影像,以為是鬼魂,不然!是石頭、木頭等物事在梳理記憶時所投影出來的殘像。聽來雖匪疑,但這是一種萬物有靈的信仰,亦是對萬物的一種尊重。
這一份尊重在「荒凝止息 † Rufixation」沒有公開廢墟所在地的精神中體現過來。
因為,現代都巿需要的是傳說,廢墟需要的是神秘。
All photos ©荒凝止息†Rufix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