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用鯊魚夾盤髮的大嬸,氣沖沖地闖入一間貼著正紅色壁紙、牆上掛著霓虹燈還有紅色珠串門簾的屋子裡,雌牙裂嘴的喊著:「不要臉的小三!」身著花襯衫的男性屋主,隨即吊兒郎當的回嗆:「你話講清楚,有沒有禮貌啊你,怎麼樣我也是個男的,要叫也要叫小王!」第一次瞄到這充滿視覺和聽覺震撼的預告時,我就知道我一定要看這部電影──《誰先愛上他的》(Dear EX)。
劇中的大嬸 「三蓮」 為家庭奉獻了大半青春,卻換來丈夫 「正遠」 的出櫃宣言與拋妻棄子;英年早逝的他甚至將保險金留給了同性伴侶 「阿傑」,也就是自稱「小王」的男性屋主。三蓮為了兒子的未來,加上嚥不下這口氣,決定和阿傑展開一場保險金爭奪戰。
《誰先愛上他的》上映日期好巧不巧就在台灣舉辦「婚姻平權公投」與「愛家公投」前夕,前者由挺同婚(支持同性婚姻)連署發起,提出以民法保障同性別二人建立婚姻關係,並在國民教育實施性別平等教育,內容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愛家公投」則是反同婚代表,支持民法婚姻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同性婚姻的權益應另立專法保障,並反對實施同志教育。
雙方之間的論戰可說是從網路、文宣廣告、集會活動打到了公投辯論會上,過程中不乏人身攻擊和混淆視聽的口水戰,但看了《誰先愛上他的》之後,那些嘈雜的聲音便沉寂了下來,因為它用故事告訴了我們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主角三人的悲傷,源自不被接受的同性婚姻
這段三角關係是從正遠遵循社會「正常人」定義,離開心愛的阿傑,另尋法定妻子三蓮而開始的,直到身患重病,他決定在生命的尾聲做自己,重回阿傑身邊。就這樣,法律的不允許與社會的不了解,造就了三人的悲傷故事。
試想民法若能保障同性結婚,正遠和阿傑就有可能走入婚姻;保險金也不會是正遠保護阿傑的唯一方式,因為法定婚姻關係能夠保障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更不會有無辜的異性開始懷疑人生了,我永遠忘不了三蓮顫抖著問:「全部都是假的嗎?沒有一點愛嗎?」是啊,當你的枕邊人告訴你,自已是同性戀,那麼你們之間的愛情、家庭,之前的種種到底有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呢?
不只是電影對白,教育決定你的話語
劇中許多台詞也反應了教育的重要性,像是「我開記者會,我讓全世界的人知道,你是破壞人家家庭的死同性戀」、「我原諒你,我們去看醫生,我們把你變正常,我們一起努力」,「同性戀」儼然變成了罵人的詞彙,甚至是一種疾病,當家庭和學校教育沒辦法教導正確的性向觀念,你能否想像你的下一代如果和多數人性傾向不同時,將會在學校和社會遇到多少層出不窮的霸凌問題?
我想說的是:這不只是部電影而已,看到這次公投,反同方為了維護「一夫一妻」的婚姻傳統價值,主張將同性婚姻隔離在法律保障之外,甚至將「同志教育」渲染成是「鼓勵孩童性解放」,許多危言聳聽的錯誤觀念如果就這樣傳遞給下一代,那麼正遠、阿傑和三蓮的故事,就只能在現實生活中不斷重演了。
推薦給你
他們叫Kuchus,來自非洲烏干達的 LGBT社群
新生代酷兒歌手King Princess最新單曲Pussy Is God
14 November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