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近年來散發著濃濃的文藝氣息,變得相當「有型」。有型,是因為越來越多新意念進駐這個舊區,碰撞下形成獨有的地區色彩。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遇上了Papillon,一個隱藏於大南街閣樓的法式紅茶書室,並且認識了其八十後店主Charlie(法文讀音:Shar-lee)。
如果你覺得你做的事情會令到身邊人開心,又令到自己開心,老土說,就是如果你覺得你所做的事情能夠稍微令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一點,那就值得去做。
──Charlie,法式紅茶書室Papillon店主
一切由法國留學開始
Papillon是一個集「茶」與「書」於一身的文化空間,亦是Charlie的夢想。主修歐洲研究的Charlie大學時期有機會到法國留學一年,受當地小店啟發,萌生開設自己店鋪的想法。不過,那時的她只是想想而已,內心亦不敢說一定能夠做到。
跟許多香港年青人一樣,讀書時的Charlie不太清楚自己日後的路向。於是,她回港後嘗試了不同的兼職,結果發現自己對餐飲非常感興趣:「我喜歡餐飲,因為喜歡跟別人交談,看見客人對你所做的食物飲料的即時反應,那種滿足感很大。」
追夢,是遲來的反叛?
畢業後,Charlie真的跑了去餐廳當全職,為日後開舖累積經驗。但追夢的決定,卻惹來父母不滿:「大學畢業後竟然做餐廳?這麼辛苦,被人呼喝,又要濕手濕腳,為甚麼不好好找一份寫字樓的工作?」追夢的決定原來對於父母來說,是遲來的反叛期。
夢想,因一場社會運動變得逼切
有些事情,不能再拖延。
「原本我打算做三、四年餐飲,打幾年工儲錢,十年八載才開舖,但兩年前的雨傘運動,讓我體會到香港社會變化得太急速,你無法想像得到將來的環境會變成怎樣。有些事情,不能再拖延。」夢想,因一場社會運動變得逼切。「反正要冒險,不如我選擇一個比較能夠承擔到風險的年紀去做。」
趁著自己還有青春的本錢,亦平衡過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負擔能力,Charlie在得到父母的財政支持後把心一橫在她住了二十多年的社區,以「Je rêve. Je réalise.」(我有一個夢想,而我就去實現它)為理念,給自己兩年時間,經營屬於自己的紅茶書室Papillon。
一個孕育夢想的公共空間
我想他們的夢想能夠賺到錢,不會因為寄賣租金過於昂貴,沒有回報,而放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Papillon,你能夠找到Charlie最喜歡的兩種東西──茶與書 。Charlie形容Papillon為她的私人圖書館,「沒有公共圖書館的規則,可以隨意看書、喝茶、交談、走動,累了就吃點東西,像家一樣。」鍾情於法國文化的Charlie亦不忘為Papillon加入法式元素,透過茶葉、茶具、裝飾等細節體現法國情懷和浪漫。
雖然Charlie稱呼這裡作私人圖書館,但她開Papillon的另一個目的是想跟別人分享這個空間。「身邊有很多正職在身的朋友,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他們未必像我一樣有父母支持。我希望這裡能夠成為他們持續發展夢想的地方。」
「我想他們的夢想能夠賺到錢,不會因為寄賣租金過於昂貴,沒有回報,而放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貫徹開舖的理念,Charlie很樂意成為身邊追夢者的踏腳石,借出地方供他們寄賣手作、開班、舉辦活動等等,讓他們能夠與支持者交流,賺到錢,有成功感,才有動力堅持夢想。
深水埗,追夢者的起步點?
Charlie邊學邊做,很快便經營了Papillon半年。半年來,Charlie認識了深水埗很多志同道合,同樣關懷社區的人。「深水埗租金便宜,適合年青創業者。有心做的話,可以花多點時間發展一門專業,好過你在旺角因昂貴租金很快遭逼遷。」
新舊交融的深水埗,看似是年青創業者的理想起步點,但Charlie對社區前景感到憂心:「近來深水埗區興建了很多新樓盤,荔枝角開始出現了感覺上很貴、不是一般人會去的店舖,連帶租金上升,我觀察到很多舊店鋪相繼關閉。我擔心,國際連鎖集團會突然在區內大規模出現,趕絕了小店的生存空間,因為小店競爭力一定不及他們。」Charlie形容,向來都是沒有太大變化的深水埗,現在的社區發展也開始變得急速起來。
生活在娛樂、消費、教育、思維漸趨一式一樣的香港,究竟小店、年青的追夢者、不甘過著死板生活的香港人,怎樣在如此侷促的空間中,尋找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在講求經濟發展的香港,充滿人文氣息的深水埗,有一天也會變得一式一樣,變得死板嗎?
Papillon 帕比安紅茶書室
地址:深水埗大南街200-202號閣樓
Facebook
2017-05-31 更新:
Papillon現已遷至旺角,新地址為
旺角上海街635-637號國祥大廈1樓B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