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印象派的代表畫家,法國畫家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絕對是其中一位。在他的畫中,有一位女子總是作為主角出現;這位女主角有著棕色的長捲髮,以及一雙讓人印象深刻的大眼睛。許多欣賞過該畫作的觀眾或許都不知道,畫中女子其實是同為印象派畫家的貝爾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
在許多有關莫里索的介紹中,都會提及她是馬奈弟弟的妻子,然後大多會敘述她和兄弟二人之間的感情故事,卻掩蓋了她作為一名出色畫家的才華。上游社會的名媛身份讓她得以接受最好的藝術教育,但她仍感受到藝術界並沒有人認真對待作為「女性藝術家」的她:「我不認為曾經有男人平等地對待過女性,這就是我要求的事,因為我知道我和他們有同樣的價值。」
照鏡子的女人──他人如何看我,
首先取決於我怎麼看自己
與馬奈強烈而濃厚的繪畫風格不同,莫里索的作品有著女性特有的溫柔筆觸。她描繪的大多是女性肖像畫,但畫中的女性不再作為男性凝視下的「客體」,而是成為了自己生活的主角:她們讀書、郊遊、聚會或休憩,寧靜而美好。
莫里索的畫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照鏡子的女人。她們在鏡子前梳妝打扮,而觀眾和畫家則一起注視著畫中的女子;我們在觀看畫作、認知她們的過程中,她們也通過鏡像看著自己,處於內省的狀態。莫里索提出了帶有強烈「自我意識」以及「去客體化」的獨特女性視角:女性可以成為他人眼中散發魅力的存在,但同時她們亦可以主動尋求變化,而不光是被動地滿足他人。
他人會如何看待我,首先取決於我怎麼看自己。當時的女性仍然處於男性凝視的霸凌之下,而莫里索通過畫作中照鏡子的女子營造了另一種「觀看」:她們自在、舒適地裝扮自己,毫不介意別人欣賞自己魅力的目光。
不一樣的自畫像
莫里索一生共參加了七場印象派畫展,唯獨缺席了1878年的一場展覽──那年她生下了自己的女兒。她還挑起大梁,策劃了1886年印象派最後一次展覽;然而她對藝術的熱愛與奉獻卻換不到心中想要得到的認可和榮譽。
莫里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描繪她妹妹Edma和其剛出生女兒的畫作《搖籃》(The Cradle)。在這幅畫作裏,母親溫柔地看著她的孩子,瀰漫著屬於母女二人之間的親密與溫馨。只是,當初和莫里索一起習畫的妹妹最終因為結婚而放棄了繪畫。
莫里索在畫中描繪的是資產階級、悠閒階層的休閒生活,卻側面反映出一個事實:當時的女性往往將所有的時間奉獻於家庭,無法在自己的事業上取得成就;各種身份之間的拉扯,正是莫里索一生的糾結與寫照。
1885年,莫里索44歲。這一年,她為自己畫下了一幅自畫像,然而畫中的自己已不再是馬奈筆下那個曾經不諳世事的少女;在這幅自畫像中,她的頭髮已花白,神情堅定、目光如炬,且手裡似乎拿著畫架。直到生命的終點,莫里索個人介紹中的「職業」一欄仍然是空白。即使到最後並沒有獲得「藝術家」的認可,也不影響她認可自己的價值;這幅自畫像中的模樣才是她當時眼中的自己──即使被忽略和排擠也不曾放棄的莫里索。
如今藝術界希望重新讓觀眾了解這位印象派代表畫家的故事和她的作品。位於法國巴黎的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將舉辦貝爾特·莫里索的大型回顧展,也是《貝爾特·莫里索:印象派女畫家》(Berthe Morisot: Woman Impressionist)巡迴展覽的終點站。在莫里索的故鄉,我們將有機會重新讀一讀她的故事。
《貝爾特·莫里索:印象派女畫家》(Berthe Morisot: Woman Impressionist)
時間:即日至2019年9月22日
地點:1 Rue de la Légion d’Honneur, 奧賽博物館
Learn More
為你推薦
DESIGN: CONI.L/HOKK FABRICA
12 August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Berthe MorisotÉdouard ManetOn Show Now貝爾特·莫里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