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死亡」(La petite mort),這個早前曾介紹的法文諺語,除了是性高潮的暗喻外,也意味著思想情慾上的解放。但對老年女性而言,這種體驗又是怎的一回事?台灣最近就有位新晉導演,以此作主題執導了一套同名電影,探討女性老年情慾。Hf這次就有幸邀請她──Yvette周良柔,一起來對談老年女性的「小死亡」。

延伸閱讀:從高潮到享受文學之快感,淺談La Petite Mort

《小死亡》由桂綸鎂監製、陸弈靜主演,主角是屬於勞動階層的中老年女性阿嫻。藉這個以上年紀女性情慾探索作主軸的故事,Yvette說,此片是要「想打破大眾眼中,老年女性無法與情慾聯想一起的既定印象」。戲中阿嫻在一次目擊酒客情慾解放卿卿我我場面後,開始探索「愛人們追求的死亡」、情慾與生存狀態。而探討老年女性面對情慾時,Yvette將所關涉的因素,延展至不同層面,對於女性慾望與死亡、身體解放等問題。
HOKK fabrica: Hf | Y: Yvette
關於小死亡
Hf:「小死亡」隱喻性高潮,對你而言性、慾望和死亡間存在甚麼關係?
Y:「高潮」跟「死亡」在我眼裡,都是面對最真切、最裸露的瞬間。雖然沒親自經歷死亡過,但感覺在死亡前的瞬間,會赤裸裸地面對自己最真實一面,不管是恐懼、過往、還是自己最見不得人的一面。而我認為在高潮的瞬間,也是用情慾方式直率地面對自己的脆弱,赤裸裸的脆弱。

Hf:除了純粹性高潮之外,你對「小死亡」在電影中的意涵還有其他詮釋嗎?
Y:「小死亡」片名意涵代表女主角的狀態,是她生活狀態的寫照,一個中年婦女面臨生活狀態的逐漸逝去,好像小孩遠去的「空巢期」、先生的淡漠、及經濟狀況的每況愈下等,都像生活每步都是一個個小死亡,對於活著的感觸是空無、無感的。我對於「小死亡」這名字的兩個意涵上的反差很著迷,直譯上它可以表達女主角的心境,是沉悶的死寂,但隱喻上又能吐露女主角期望的轉變跟解放。
Hf:你認為解放身體與情慾,對女性存在著甚麼意義?
Y:一種對自己誠實的態度,解放身體與情慾對女性代表著自由及自主,這代表掌控及誠實面對自己需求,以及用自己方式來滿足、獲得快樂。一直以來,社會對身體、樣貌、年紀、甚至穿著,都訂定美醜之標準。我們不自覺地以此不斷評斷別人,同時又不斷地以此來畫地自限。我們變成只在乎他人眼光,甚至患得患失。我覺得這類現象,反而是因身體而失去自我及自由。情慾一直以來因各種因素被當成禁忌,但人生來皆有情有慾,既為天生,何來可恥。既為天生, 我們又何須否定自己呢?
關於女性及老年情慾

Hf:是甚麼驅使你拍攝這部以「小死亡」為主題的電影呢?
Y:我母親有大大的影響我對於女性情慾的看法,她是個傳統家庭主婦,從小對他印象就是個傳統保守婦女,就是一個對情慾索然無味無感的女人。然而成長過程中,卻發現他會讀像村上春樹,探討情慾、身體慾望的書。我才驚覺,原來母親也是會有慾望,原來慾望是每一個人都會私底下去摸索的,不管是不是透過現實生活,或是透過書籍,或是悄悄的在自己的心中。
但母親總絕口不提情慾跟自我慾望,那時我的年紀也已經懂得日常生活中是不能自由地在家裡談論情慾的,只是仍然會去反思,為什麼大家都要偷偷摸摸的遮遮掩掩,壓抑自己內在的渴望? 情慾明明就是一個很美麗的事情,高潮的瞬間仿佛開啟了身體上所有的感官,所有的細胞毛孔都暢通似的,你面對的是最赤裸、最舒坦、最真實的自我內在,那是很美麗的一刻。
但免不了的,女性表現出慾望的同時,或是坦承自己是一個有情慾的生物時,總是伴隨著羞愧、骯髒、齷齪。這也是在成長中,一直困擾著我的一個課題,為什麼每個女性總批判自己內心渴望,無法坦然接受? 「小死亡」便是我想翻轉這個狀態的一部作品,想透過這部片,去呈現一個女性對情慾開竅的瞬間,自我跟內心批判的拉扯,而最後如何跨越社會給你價值,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
Hf:你認為社會期望或價值觀,對女性的情慾需求有著甚麼影響?
Y:社會傳統價值對女性是非常壓抑、壓迫性的。女性時常會內化這些社會給予的期望跟批判,認為女性本身就應該符合某種基準,需要勤勉持家,又要縮小自我成全家庭的完整,自我的慾望跟需求變得很渺小,好似任何考慮到自己都是自私的、都是負面的。現實與社會經濟壓力下,愛與幸福好像都是不重要的,自我的需求是不存在的,生活的目的就是為了一個「家」,女性成為一個需要扮演的角色。這個片子主要便想探討,女性要如何重視自己的慾望與需求,尋覓完整自我的勇氣,探索外面自由未知的世界。
Hf:能分享一下,台灣主流一般對老年女性情慾持著甚麼想法嗎?
Y:好像大部分都有一種「不想面對」的心態,可能是主流媒體對於年輕族群的情慾曝光率較高;也可能是老年人自動避諱,不提情慾;或年輕族群對此會聯想到自己家人的那種尷尬,而導致老年女性情慾這塊像不太吸引人。大部分人還能接受,但好像不想要看這類題材,這是整個社會的氛圍。但我一直很著迷於中老年人情慾的故事,越壓抑的人,跟自我慾望的拉扯就更高、更劇烈,撕裂著自己本身價值觀,卻身不由己,那份牽引跟自我抗拒下勾勒出來的畫面,是多麼美麗動人、刻骨銘心。
Yvette想法縱深度頗廣,這或與其成長背景有關。台北出生、上海長大的她,住中國十年之久,後來去美國讀電影創作導演科。想法多元的她,輔修社會學,期間積極參與社運討論。透過影像,她希望闡述不同階層小人物的故事。
透過影像闡述小人物的故事
Hf:有人認為女性將近老年性需求應該或會減弱,對你而言這觀念反映甚麼?
Y:我認為性需求和年紀會成反比的原因有許多可能。首先,一般傳統亞洲社會是非常封閉的,性在以前是如禁忌般的存在,享受性愛的女人等於淫蕩。從性封閉時代成長過來的女性們,有許多人失去了去享受性的勇氣及機會。其次是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等關係,而導致的既定刻板印象。因體力變差,人很難將老年人以與性愛連結一起,甚至有可能因此造成有些老年人的自我否定。但事實上,性慾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去體驗跟滿足。老年女性並非無性需求或性行為,我認為只是迷思而已。
Hf:於你而言,女性如何實踐或思考,才能更接近本質去解放身體與情慾?
Y:應該就非常直接,把身體上需求、情慾,看作是吃飯一樣簡單、日常、跟必須。內心有所求的慾望,為何要壓抑呢? 可能女性在社會層面上多少接收到的訊息都是,必須要委婉、壓抑,不要太直接,也不要太強求,導致我認為許多女性無法去本質地接受,自己會有傳統社會上所定義不能大肆宣揚的一些慾望。

逆來順受,卻和環境和解共生
「逆來順受,卻和環境和解共生」,是Yvette對主角的一句形容。她解釋,那是當時為拍攝到高雄林園作田野調查跟勘景時,見識到在林園區海洋濕地,因各種人為因素無法適應,而遷移至並林園汕尾大量繁殖的「倒立水母」。在這些水母身上,Yvette領悟出老年女性情慾態度。牠們與環境共生的韌性,就是阿嫻的寫照。雖然她在情慾前逆順受,卻同時意味了與家庭、大環境,與人之間的關係、情感各方面的一種平衡,雖然Yvette補充共生並沒有錯對之分,但她還是說道:
「當一個人願意接受他自身的慾望,去開啟追求自我慾望的旅程,擁抱自己的全部時,那個愛惜自己的衝動跟感動,是人生中最美麗的探索」。

《小死亡》從製片、導演及主角都是女性,Yvette相信,這能將女性情慾的美麗,透過自身經驗,更真實呈現畫面上,讓「每一個震顫、感受、觸碰、感動,都是最誠實的女性寫照」。
直言不諱希望在父權社會裡,為弱勢發聲與平權的Yvette說,情慾不應分年齡、階級、背景。對於社會上的一眾「倒立水母」,她有感,經歷跟壓迫會消磨態度與熱情,但「勇敢踏出去的那一步會一直都在那裡」,每個人追求自我慾望的選擇,且都應該給看作一個很美麗的心靈去釋放。
Photos courtesy of 周良柔
為你推薦:
Book Club: 親情沒有終點,這位攝影師把最愛的姨母化為書中主角
Style Like Her: 年達六十,但仍無阻 Sarah Jane Adams 對時尚的追求
6 December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