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看到Adèle Haenel 是在法國康城得獎電影BPM (全名為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她在這部探討愛滋病者人權的電影中,飾演法國80年代的先鋒團體 Act Up裡一名堅定且理智的行動派領袖。 片中的Adèle Haenelu總是穿著暗色的T-shirt 和牛仔褲,有一種陽剛之美,你知道她值得跟隨,可以信賴。
法奧混血的她,擁有高挑的身材和清秀的五官,13歲開始就在大銀幕上出現,18歲時憑《愛上壞女孩》提名法國凱薩獎,並且以此為開端,連續四年入圍極具代表性的凱薩獎,一舉成為法國影后。
當然,她早熟的演技並不全因天分,在演出《昨日盛開的花朵》(The Bloom of Yesterday)前,她一句德文都不會說,但靠著跟德文老師苦練、狂看德國電影、甚至跑到柏林街頭與人聊天,終於在演出時,成功演出「德語台詞的靈魂」。
偶爾穿著西裝、偶爾打扮性感的她,也一直有一股融合了柔美與剛毅的氣質,讓人難以替她定位。「我想謝謝Céline,因為……我愛她。」在奪得第一座最佳女配角獎項的頒獎典禮上,她以簡短的一句話公開致謝她當時的伴侶,導演Céline,也可以看見她坦率勇敢的一面,就像戲中那個領袖。
「我窮盡一生都在彌補此事。」悲傷的男主角說。
「那麼,你該展開全新的人生。」Adèle Haene 這麼回答。
-取自《昨日盛開的花朵》台詞
我認為,不論是她演的電影,或是她在現實中呈現出來的樣子,都在傳達同一件事情:我們可以忘記過去的傷痛,但要帶著那些悲傷走下去。
生命中有太多難以承受的重量,有時候你會覺得你被整個世界所拋棄,但那些感受和苦痛,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那大概就是為了讓我們可以聚集同樣受苦的人,一起走下去。
因此她在BPM裡,將病友的骨灰撒向最華美的宴會廳;因此她在《昨日盛開的花朵》裡,擁抱了家族的世仇;因此她在頒獎典禮上,公開性向。這兩個角色,一個是被世界拋棄的愛滋病患者,一個是承受過歷史惡意的猶太後裔,Adele Haenel卻能將他們複雜的傷痛飾演的極好,我猜想,或許她也是一個曾與自我拉扯、與社會碰撞過,因此能懂得孤獨的人吧?
要怎麼展開全新的人生呢?我也沒有答案,但或許一步一步,忠於內心地走下去,相信一件事就相信到底,那麼也許有一天,就會到達那個,全新的人生了吧。
Reference: Chinatimes & orange-review
DESIGN: CYAN F/ HOKK FABRICA
15 March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