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拿來冷冰冰的剃毛刀,在溫熱皮膚上削去面毛時,都會有種怪感。比起為了視覺上的愉悅,這更像一種履行某種責任的儀式,關於怎樣去符合主流審美觀的一種。女性體毛除或不除這件事,從來不只是美醜間的考量。但在這場「剃不剃體毛」的角力中, M.A.C 卻在 Instagram 上, 默默下了一個有力的註腳。
為展示一款新唇膏漸變效果, M.A.C 早前轉發(regram)了一張唇部特寫,並任由模特兒唇毛外露、未經修飾便上載至 Instagram,旋即引來兩種對立聲音。其實早在八月中, M.A.C 英國的Instagram帳號亦轉發過一張類似的照片。
任由模特兒唇毛赤裸示人,有人欣賞也有人調侃,恣意寫實展示唇毛破越美感。這陣嘩然其實也不令人意外﹐主流審美一向置體毛於尷尬位置,特別是女生,肌膚白淨順滑便要削去體毛,腋毛、腳毛,甚至陰毛也要不得。不過剃毛不是新鮮事,早在20 年代初美國吉列公司(Gillette)已看準先機,推出女性專用除體毛刀,並灌輸「保留腋毛不夠女性化(unfeminine) 」,這種審美標準和意識型態迅速傳開。
不過就算現代掀起一片解放女性身體浪潮,這種除體毛概念遇上相片社交平台的濾鏡、修圖熱潮,卻不謀而合,同樣高舉某種視覺或思想潔癖。甚至有人剖析,女士肌膚要光滑白淨,實相甚至是父權對女性純潔形象的想像或期許。不過留體毛美不美始終各有解讀。就算撇除近代審美或暗黑解讀,史前時代人類也早因衛生觀念有剃體毛習慣,因此大可將之視作純視覺上偏好而已。
不過難以辨駁的是,在審美觀不在單一的世代下,體毛應「去或留」都是個人選擇。也不論是否取悅大眾的偽善技倆,這次 M.A.C 選擇發佈一張不修圖和保留「瑕疵」的照片,就算不加一字一句補充,只是照片一張,還是間接透露種對多元審美的包容。其實剃不剃、美不美也好,在這時代紛雜的目光下,只要是處於最自在的狀態,才最接近自己的審美真理。
推薦給你
Rethinking Fashion : 極與極的轉變──再見極簡風,歡迎「極致時尚」的來臨!
Beauty Editorial|讓我們嚐一口傷心的滋味
DESIGN: CHRISTY/ HOKK FABRICA
4 September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