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 Long Read|在速食的年代,慢慢讀。
一個人出去逛 又一個人躺在床
這晚有多少的一個人沒伴
——林宥嘉《我總是一個人在練習一個人》
林宥嘉《我總是一個人在練習一個人》MV
Video via YouTube/華研國際
在Relationship Issue的第一分題Just Me,Myself and ______除了為大家帶來A Dose of Narcissism文章系列,當然少不了談談「一個人」。人,本就是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那為何短短在世的時間中,「一個人」就成為了「孤獨」和「異類」的標籤?近年日本的社會開始練習「一個人」(ohitorisama,お一人様)的生活: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居住,究竟是什麼影響著以群居為生的日本人產生這樣巨大的轉變呢?「一人文化」背後又藏著怎樣的價值觀?
根深蒂固的集體主義
心理學家Harry C. Triandis曾經描述「集體主義」的定義為「將群體共同目標放置於個人目標之前」,「視自己為群體(家庭、同事、組織、國家等)的一員」,以群體利益行先,並非常強調與其他成員間的關係,而他指出日本正正就是集體主義國家的代表之一。從日本的動漫到電視劇,我們都能看到集體主義根深蒂固的影響。
網上曾經有文章分析過,不少日本動漫諸如《龍珠》、《男兒當入樽》、《足球小將》、《火影忍者》這些被稱為「熱血動漫」的作品中都暗含了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對團體英雄的讚揚。這些動漫作品大多側重少年憑藉團體合作和深厚的情誼而一步步蛻變成為英雄,對比西方如Marvel Studio所刻畫出著重個人表現的英雄漫畫如《蜘蛛俠》、《鐵甲奇俠》、《蝙蝠俠》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電視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中,主角因受到日本職場群體主義的壓迫而被迫犧牲個人利益和自我的,令這部作品又被稱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可見「集體主義」在日本文化的深入骨髓。所以,在習慣群居生活的日本中,與「集體主義」相反的「個人主義」大多時候都被指是自私的體現,正如日劇《女醫神Doctor X》中便有一句非常深刻的台詞形容我行我素的女主角:「她討厭結群、討厭權力、討厭束縛」,不喜與醫院內的同事交流,只愛獨自行事的這名女醫生經常在劇中被稱為「怪人」。其實不只日本,相信對於許多亞洲人而言,包括香港,無論是吃飯、喝酒、看電影、逛街,我們都慣常「找個伴」,因為群體生活是從小到大都習慣的日常,突然一個人去完成這些事情,就仿佛成為了異類。
「一人成行」的興起
只是時代在推進,世界亦同時在改變,慣於成雙成對的日本社會開始在近年產生了劇烈的變化,「一人成行」(ohitorisama)成為了他們的最新趨勢。在2018年,日本農林水產省公布2017年年度報告《食育白書》 ,顯示出日本國民一個人吃飯的現象有上升的趨勢(15.3%),相較2011年的調查結果增加了5%。在BBC的一篇文章中便探討了這樣現象的形成,從針對獨身客人而設的Hitori酒吧(Hitori意指一人)到Hitori烤肉,再到單人卡拉OK的出現,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去旅行漸漸開始盛行,連形容「一人行」的Hashtag “#ohitorisama”近年在Instagram上的搜尋量亦急速上升。種種的情況都印證了日本好像開始迎來一個全新的世代。那究竟是什麼因素影響了「獨身主義」的盛行呢?
經濟和環境轉變與獨身主義
根據日本統計處於2019年發表的調查結果中得知,2015年的一人家庭的比率約35%,與此同時,日本的出生率和結婚率亦一直在下降。針對這樣的現象,其實不少作家也有寫書分析,例如在作家河合雅司的著作《未來年表:人口減少的衝擊,高齡化的寧靜危機》中便發現獨居者增加主要有3大原因,包括:越來越多高齡者不願與子女同住、未婚者的增加,以及離婚率高企。
對於一人生活的盛行,亦有日本作家如山田昌弘和荒川和久就社會環境而解釋對年輕一代的影響,他們指出,因為二戰後至90年代的日本年輕人被認為在經濟起飛後的社會中充滿機會,所以國家政策自然以老年人為中心,可是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加上人口老化的問題,無論是社會核心還是政策重心依然停留在老年人身上,所以造就大量收入低微的年輕人根本沒有經濟獨立的能力,更遑論結婚或組織家庭。而且日本離婚率高,2018年的數據顯示,每1,000人就有1.68人離婚,大概差不多每3對夫妻就有1對離婚,令年輕一代對婚姻失去信心,認為結婚與獨身並沒分別所以才造成這樣的現象。
對集體主義的反抗
以上的因素都是基於實際環境的改變和經濟的影響分析而成,但是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年輕一代在價值觀上的轉變。正如在早前大熱的動畫電影、由新海誠創作的《天氣之子》就描繪了一個與集體主義相違背的故事。女主角陽菜是有能力掌管天氣的少女,可惜前提是這種超能力是以縮短自己的壽命換來的;當她遇上了男主角帆高,並與他相愛後,因為東京豪雨不斷而被迫犧牲自己,可是在最後的結局,帆高選擇了陽菜的生命而放棄整個東京的安危,正正展示了從昔日日本傳統文化教導要為社會和團體舍己為人的集體主義轉變到以個人利益為先的個人主義。
同樣將新生代價值觀呈現出來的還有電視劇《凪的新生活》,故事講述主角大島凪是一個擅長察言觀色的女生,因為過度在乎別人的目光而不惜改變自己的性格,這樣的個性無論在職場還是愛情上都成為了被人攻擊和利用的一點,一直到因為身體出了毛病而入院後卻沒有任何人來探望她時,她終於醒覺到昔日的小心翼翼是多麼可笑,最後決定搬出東京,斷絕所有人際關係,學習重新認識自己。在劇中有一句非常知名的台詞——「空氣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呼吸的」,正正是在回應日本人慣用的口頭禪「空気を読めない」(中文為「不會讀空氣」,意指不會看人臉色)。
在BBC的文章中採訪了不同界別的人士,任職經濟調查所的Motoko Matsushita表示「一人成行」的風氣其實都是因為群體壓力引伸出來的效應,當每天都需要花時間和精力跟不同的人社交、保持關係的和諧,令不少日本人感到壓力非常之大,而ohitorisama的興起正正是為了對抗這種從社交而來的壓力。其中一名熱愛獨自生活的受訪者亦表示這樣的生活方式令她感到自由,沒有負擔。
過度的自我壓抑和頻繁的人際交往,令新生代對群體生活為之卻步,或許與日本傳統價值觀和社會文化相關。這個「一人成行」的風氣最終會為日本帶來好還是壞的影響呢?沒有人知道。只是「空氣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呼吸的」,新世代選擇不再服從於舊日的規條之下,學會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步調和方式,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要當事人樂在其中,「一人」就不會再是孤獨的代名詞了。
在速食的年代,慢慢讀。 同場加映
DESIGN: WINNIE F / HOKK FABRICA
6 March 2020, 10:46 P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Hf Long ReadOpinion文化日本ohitorisama個人主義集體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