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她們的故事,都值得我們聆聽
I have always wanted to be just a pair of eyes, walking through the world unseen, only to see others.
我一直都只想當一雙眼睛,穿梭於世界中,不被人看見,僅僅看著別人。
—Jeanne Mammen
作品多描繪柏林社會、夢想與幻想的象徵主義世界,被世人稱作「觀察家」的Jeanne Mammen,是如何踏進藝術圈的呢?
Jeanne Mammen於1890年出生自柏林,五年後舉家搬至巴黎高級社區生活。到了17歲時,她與姐妹進入朱利安學院(Académie Julian)學習美術,並於隔年兩人搬到布魯塞爾進行正式的藝術培訓課程,畫家Fernand Khnopff、Herman Richir和Jean Delville都是當時教導她們的老師。而兩人在兩個國際化的城市完成藝術研究後,再次移居到羅馬進修,直到1912年回到巴黎後,接著正式在布魯塞爾成立共同工作室,展開她們的藝術生涯。
Jeanne Mammen早期時常以熱愛的法國文學為靈感,在作品之中反映出對世界的奇想以及文學性的象徵主義,材料上則是使用水彩畫、蝕刻版畫與水粉畫來詮釋。她吸收了不同國家的養分,所以較擅長於捕捉對城市的觀察,特別是由自身的女性視角為出發點,以描繪女性穿搭細節最為講究。接下許多時尚雜誌封面插畫工作的Jeanne Mammen,雖然需要繪製大量的設計感或現代感的插圖,但她真正熱衷的其實是畫下那些坐在咖啡廳、走在街上的普通女性,因此Jeanne Mammen不只被稱為畫家,更有觀察家(The Observer)的稱號。
而始於1920年代的「新即物主義(New Objectivity)」,名稱是由藝術評論家Gustav Friedrich Hartlaub在1925年所命名的,是一種以透過具象呈現客觀存在來表現真實的精神,Jeanne Mammen也是新即物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反對當時威瑪共和社會官方文化意識形態。至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Jeanne Mammen在工作室裡度過了戰爭年代,創作了一系列繪畫、石膏雕塑等作品,相較於早期的畫風則轉變為抽象化。
Jeanne Mammen抗拒納粹德國統治下的文化,自1933年到1945年期間不再參加展覽,寧願靠出售二手書、雜誌和圖畫維生。然而,如果沒有透過朋友的幫助,她其實無法以這樣微薄的收入生活。以描繪女性寫實生活聞名的Jeanne Mammen,最終就像是退出社會一般,但仍以自己喜歡的樣子創作,直到1976年在柏林與世長辭。
DESIGN: WINNIE F / HOKK FABRICA
20 November 2020,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Jeanne MammenHer Story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