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心經釋義》也說,人生有四苦:生、老、病、死。其實,大概愛也是一苦。多少文學作品以療癒作者一腔情感鬱澀。 作家蔣勳曾經說:「人世間一定有委屈和憂傷,可是通過詩句,委屈和憂傷是可以轉換的。」 也許在你人生苦不堪然時,讓這些文字轉換心中委屈和憂傷,療癒自己,消化紛擾。
生──《心》夏目漱石
要是你讀村上春樹,也讀太宰治,那就不要漏掉夏目漱石的《心》,以及《心》的苦味。夏目漱石是日文著名的大文豪,他的肖像甚至印在一千日圓鈔票上。《心》這部中篇小說可以說是一部利己主義者的懺悔錄,以小說來探究人性,揭露利己之心與道義之心的衝突、孤獨與自我、道德與背叛。
老──《背影》朱自清
讀過小說,就來讀一篇短篇。《心》實在太苦了,我們嚐一下苦中帶點甘的。《背影》是大家中學都讀過的範文,是現代作家朱自清的回憶性散文,敍述他離開南京升學,父親送行時替他買橘子的情景。樸素的文字,平凡不過的事件,卻嚐出一點你我都懂的淡淡苦味。要是你還嚐不出箇中的苦,或許是一件快樂的事──大概你的雙親尚未老去;然而這一口苦澀,你我早晚都會體驗。這苦中點帶點甘,不是橘子的甜,而是父親的愛;不過正正這分甜,讓原來的苦更苦;苦中帶甘再滲一點澀,中學時還未懂嚐出這份味道。今天,你的味蕾感受出來嗎?
病──魯迅
若然想試一口關於疾病的苦,就讀魯迅的小說去吧。他的作品中,「疾病」是出現頻率很高的意象:《狂人日記》、《藥》、《阿Q正傳》、《孔乙己》、《離婚》等作品,都從疾病聯繫到文化病癥,將疾病、將社會挖掘至深層來描寫。他在《吶喊自序》中這樣寫:「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疾病不止於生理殘缺,靈魂的病更是藥石無靈,沒有比精神絕症更苦了──也許有,或許看著這群患有精神絕症的病者,卻無法幫助他們的人會更苦,例如這些作品的作者──魯迅,以及懂得他作品的讀者。
死──《喪偶》劉定騫
來自台灣的詩人──劉定騫,他的詩很少艱深的字,卻往往讓人在同一頁呆著不掀。死亡的苦,很大部分是來自生者腦海中的回憶;昔日的一切,頓然硬給放上一個中止符,還在生存的人們,只能跳進這一個黑洞,因為只有在這個黑洞,才找到一點發生過的證據。最苦旳,莫過於明明仍在太陽下的大地,卻走不出深不見底的黑洞。
與你的回憶太重,
就崩塌成黑洞,
我再也沒出來過。
—劉定騫《喪偶》
愛──《玉樓春》晏殊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矢中心坎。人生離別相思之苦,就是生於一個情字。沒錯,多情還不如無情,卻苦在你無法選擇無情。愛之所以苦、之所以委屈、之所以觸動憂傷的情感,甚至比天涯地角更誇張;即使走到天地之盡頭,相思之情還是無窮無盡,任你走到哪𥚃,這份苦仍是縈繞在你體內。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晏殊《玉樓春》
DESIGN: CHRISTY/ HOKK FABRICA
12 August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