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ten in Nature: 尋找那迷失了的心靈居所
二十世紀的西班牙建築師Antoni Gaudí把自然螎入建築去榮耀上帝。他所建的聖家堂,內堂彷如枝葉婆娑的熱帶雨林。每一根柱子都以樹木為設計理念,像參天巨樹,支撐着茂密的樹冠。對Antoni Gaudí而言,自然是來自最偉大的工匠上帝之手,因此每一條曲線都是最美,最和諧的結構。Antoni Gaudí以自然帶出上帝聖殿的莊嚴,但以下的教堂設計 ( church architecture )又能否為你的心靈提供一個棲息處?
Ballroom by Patrick Dougherty, Australia

這是利用楊柳編織成的一座拜占庭式小教堂。楊柳在西方的童話中都有着憂怨,調零的浪漫美。但在澳洲,楊柳只是令人煩厭的雜草亂木,政府每年都要花近二百萬去清理楊柳枝,以免其堵塞渠道。藝術家Patrick Dougherty就廢物利用,以人手把楊柳枝編織成一座名為「Ballroom」的小教堂。這座小教堂置於閙市之間,彷如是大自然長出來的教堂與石屎森林相映襯,成為墨爾本街頭的亮點。


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 by Peter Zumthor, Germany
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外表像一塊呆板的木頭,獨自坐落於擴野之中,給人一種納悶乏味的感覺。教堂用了112棵樹幹框成教堂的基本結構,再在上面鋪上混凝土,當鋪至第24層混凝土時,用火把混凝土下的樹幹燒掉。没有了結合生命的信仰,如殘留在被薰黑的混凝土表面的樹幹表紋,一遍死寂與枯燥。
Lost Pines Chapel by Murray Legge Architecture, Texas
小教堂伴着寧靜優美的森林湖景,寫意的環境使煩惱也頓時散去。
教堂設計似有還無,迷失與找到就在一念之間。以松木整齊排列,重覆接連相扣,理念是模彷人手十指相扣的形態,也近似禱告的手勢。在這座教堂中,安撫你心靈的相信不是神聖的莊嚴氣氛,而是那環抱着你的大自然。

到過歐洲旅行的人,一定參觀那些歷史悠久的教堂。歌德式的尖頂圓拱,加上色彩斑斕的玻璃窗莊嚴肅穆。傳統教堂以井然有秩的空間佈置、比例強調神的榮在。但如果我們心靈空洞,思想貧乏,更宏偉莊嚴的聖殿也只是宗教的軀殼。聖殿,只是一個形式,或許自然已是最好的聖殿。
Feature image via panoramio.com
TEXT: SYBIL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