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的早期作品混雜了性和死亡意識的主題,後期則融入了大量神話與大自然元素,女巫、狼女、昏鴉等意象隨處可見。她曾被美國《時代周刊》(Time)評選為「塑造世界的100人」(“Time 100: The People Who Shape Our World”),她是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Kiki Smith。

Photo ©Kiki Smith, via wikiart
1954年,Kiki Smith出生於德國紐倫堡的一個藝術家庭, 24歲時隨妹妹一同踏入藝術圈。最初,她加入了渲染政治色彩的藝術團體(Colab),以非常規的材料及形式進行實驗藝術;80年代時,受父親及妹妹過世影響,她的作品開始充斥更濃烈的死亡意味,像是以日常隱藏少見的器官為主題,又用上多元媒材如心臟、子宮、肺、胃、肝等呈現出生命的破碎及脆弱。
我在一個充斥疾病的家庭長大,家人對身體都非常關注;而且作為天主教徒,令他們對身體更是著迷。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適合我的表達形式,透過身體去表達我們的存在、我們如何生活。

Photo ©Kiki Smith, via wikiart

Photo ©Kiki Smith, via wikiart
具挑釁性的裸女
Kiki Smith一系列的敘事方式都十分大膽,那些關於生育、性、經血、排泄物的藝術品置於公共空間裡,大膽地直搗觀眾的視覺。她的作品多少都具有性別意識,所創作的女體藝術品有別於傳統帶有唯美感的作品,例如在作品《童話》(Tale)裡,女體雕塑就不以繆斯形象示人,反而是個趴跪於地的裸女,動作極為私密,甚具挑釁性。
從支離破碎到完整身體
在作品《童話》(Tale)裡,裸女雕塑從臀部拉出像是排泄物的尾巴,不但沒有特意營造的玩味,甚至讓人感到汙穢,卻同時又是另一種柔和的衝擊。她的另一作品Virgin Mary (1992)則不如她早前的器官模型般支離破碎,倒是在模特的皮膚下浮現出紅色仿動脈血管,像是飽受創傷和折磨的爬跡,瀰漫著死亡與受難的意味。

Photo ©Kiki Smith, via wikiart

Photo ©Kiki Smith, via wikiart
紀念錯食農藥而死的烏鴉
Kiki Smith的創作主題從真實生活經驗、大小瑣碎事取材,從不迴避關於生與死、肉體與靈魂的話題,也有很多神話及傳說的暗喻,像是充滿神話意味的巫婆、海妖和狼,還有給她視作靈魂替身的鳥類,其中出現的形象就有惡鳥、死鳥、半人鳥等。當中有關鳥類的創作靈感,就是來自1995年在美國紐澤西州誤食農藥而死亡的烏鴉,也有來自人類對大自然所造成的破壞:對於不少動物因環境問題而喪失了棲息地,她直接將創作的烏鴉模型散落在地板,重現出生態災難。

Photo ©Kiki Smith, via wikiart
狼與女性形象的錯置
Smith的作品模糊了人與動物的界限,像是她重新詮釋的《小紅帽》童話,就不再只是單純的兒童說教故事──她將狼與女性的形象錯置,有時兩者之間甚至隱含了一種微妙的性敘事:在《小紅帽》的「雕塑版本」(Rapture)中,女孩可能是從狼的肚子裡出來,兩者不再是敵對關係,反而唇齒相依;在《狼女》(Wolf Girl )一作裡是半人半狼的狼女孩;在《和狼躺著》(Lying with the Wolf)一畫裡,她則以藝術家好友Genevieve為原型,畫中女體赤裸裸的與狼依偎,引來各種想像。狼、烏、烏鴉及其他動物,也是Smith一直以來的創作意象與組合,像是在雕塑《誕生》(Born)中,一隻鹿更是直接生出了一個女人!

Photo ©Kiki Smith, via wikiart

Photo ©Kiki Smith, via wikiart

Photo ©Kiki Smith, via wikiart

Photo ©Kiki Smith, via wikiart

Photo ©Kiki Smith, via wikiart
一頭銀髮、吃下毒蘋果的女巫
這位破格的藝術家有著一頭蓬鬆銀髮、靈銳的雙目、慵懶自若的藝術家氣質。已於家門口立起墓碑的Smith笑稱,身邊的小朋友都稱自己為「女巫」;而在另一次的創作中,她甚至直接裝扮成白雪公主裡的女巫,走進森林裡,利用自設鏡頭,重現出女巫摘完蘋果、拿著籃子的一幕;不過這一次,吃下毒蘋果沉睡的,不是公主,而是這位女巫自己。
Cover image ©Kiki Smith, via wikiart
同場加映
DESIGN: CONI.L/HOKK FABRICA
10 April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Kiki Smith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