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帶領法國軍隊在「百年戰爭」 中獲勝,卻是15世紀教會眼中的「異端」,也被指為「巫婆」。她可能是歷史中首批知名的異裝(Cross-dressing)者,她雖然在1431年被活活燒死,但她代表的精神、對於性別平等和宗教的影響,依然永垂不朽。她,是聖女貞德(Joan of Arc)。
聖女貞德是表演藝術的熱門題材,被改編重演的劇場和電影各超過40部。 有些作品針對貞德審判的真實紀錄作改編,有些則著重史詩式的重塑,有些甚至將聖女貞德改編成一個隱藏的女同志,或者破例由黑人演員飾演。
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1928)
在IMDb「最高分電影」中排名第189,由Maria Falconetti主演的黑白默劇,雖然沒有對白,卻一直成為電影史上最被歌頌的作品之一。 根據真實的聖女貞德審判而製作,電影的鏡頭運用非常簡單,由貞德和各人的Close-up組成,沒有現代電影常用的“establishing shot”或者豐富的蒙太奇。
Maria Falconetti 的鏡頭,充滿在拷問中產生的情緒,而且一直蔓延至電影中的「他者」和觀眾身上。 這是一部關於壓迫的電影,貞德被眾人追問關於信仰和個人的問題,又被剪去頭髮,最後精神崩潰而就範,這些都是活生生對一個女性的迫害,即使抽出歷史脈絡再看,任何被壓迫和噤聲的女性,都可以是電影中那個近鏡的她。
Joan of Arc (1948)
I was tiny when I first read Joan of Arc. Then I started collecting books, medals, statuettes… I went to France to see the places she had been.
(最初看到 Joan of Arc時我還小,接著我開始收集有關她的一切書籍、牌匾、雕像⋯⋯我親身到訪法國,她身處過的地方。)
—Ingrid Bergman
Ingrid Bergman在主演《Joan of Arc》電影前,早已在劇場中飾演過聖女貞德,而在這部Victor Fleming執導的作品開拍前,她已經是一個狂熱的貞德迷。
Giovanna d’Arco al rogo (1954)
Ingrid Bergman和聖女貞德的淵源在第一部相關作品後,依然未完。在與電影導演Roberto Rossellini展開婚外情和誕下雙胞胎之後,Ingrid Bergman的私生活成為遭公眾唾棄的話題,曾被公開批評為「女人之中邪惡而且糟糕的壞榜樣」,她自己活生生地成為被「獵巫」的女性。 而在1954年,她再次飾演貞德,執導的正是愛人Roberto Rossellini。
由女同志編劇Carolyn Gage所寫的另類聖女貞德獨腳戲,將貞德改名為「約翰」,一個現代的陽剛女性,並且幽默地道出自己如何被教會、國家和軍事機器所壓迫,指出聖女貞德所受的刑罰,其實源於社會的「厭女症」(misogyny)。
劇本被翻譯成為葡萄牙文、法文、義大利文和國語版本,在多個國家上演,像《陰道獨白》一樣蔓延開去。 最具啟發的一點,是提出了社會「多種折磨女性的方法」,聖女貞德被燒死也許是其中一種,但審判時的精神折磨,亦是讓女性懷疑自己決定的途徑,在聖女貞德故事被複製重現的時候,也許Carolyn Gage提出的新角度,能提醒我們從歷史中學習關於壓迫的事實 。
Saint Joan (2018)
《Saint Joan》舞台劇在1923年首次公演,劇本由Bernard Shaw所寫,Shaw解釋劇本著重的不是「反派陷害聖女貞德」,對他而言,之所以會有審判和火刑發生,是基於所有證人的「共識」。
而2018年,劇本再度在百老匯公演,由黑人演員Condola Rashad擔任聖女貞德一角。 作為少數的非白人劇組人員,她表示會以「Tokenism」的概念,將黑人的力量展現開去。
1 June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