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樣東西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而且那樣已成了我們的日常習慣,即使睡眼惺忪,眯着眼睛我們也能把它做好。那是在我們每天都會穿的校服、襯衣上的鈕扣。鈕扣之小,可能總是令我們忽略,有時候我們甚至會覺得扣扣子是一個煩厭的動作,但原來一顆只是用來連接衣服的鈕扣也可以這樣繁雜多變,甚至藏着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
鈕扣,可以說是跟衣服一樣古老,幾乎是人們懂得用衣服去遮蓋身體的時候,鈕扣就已經同時出現,它們可以是骨頭、可以是木鹿角,又或是象牙,當時的鈕扣只是一種裝飾,還沒有發揮它的功能性。
珍 貴 的 鈕 扣 , 可 用 來 償 還 債 務
到了古羅馬時期,人們除了胸針外,開始有鈕扣作為衣服上的緊固件,由青銅、木頭等物製成。到了中世紀,鈕扣在貴族之間變得更為重要,他們的服飾開始流行貼身的設計,剪裁需要符合腰脖的線條,因為衣服變得越來越窄,所以鈕扣在服飾上就發揮了更加重要的功能性,可以打開緊合的鈕扣令他們的衣服更合身。這個時期,鈕扣可以算是身份的象徵,甚至可以用珍貴的鈕扣來償還債務。
十三世紀,衣服上開始出現直線排列式的鈕扣, 當時的人也將鈕扣釘在手袖上,如同現在的襯衫,這樣就不再需要每天早上縫合袖子。加上當時的女性服飾開始流行突出腰部的線條,鈕扣製造商的生意就更好了。
文 藝 復 興 時 期 , 鈕 扣 更 精 巧 繁 複
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服裝,鈕扣通常在衣服的左邊,這樣女傭就可以更方便地幫助當時的女性貴族穿衣。而在這個年代,即使是如此細小的鈕扣也開始跟隨其他東西一樣變得巴洛克式,鈕扣上開始出現精巧繁複的花紋圖案,比較極端的甚至會用鈕扣承裝亁花或昆蟲標本,不過這份心思卻令鈕扣成了罪犯走私的一種方式。
兩 下 摟 得 堅 牢 , 生 成 一 對 相 依 靠
另一邊廂,中式的扣子就更花巧講究。我們熟悉的中式布製盤扣最早出現在初唐,做工的精巧已經超越功能的用途,而被稱為一門工藝品,更多的是用作美化服飾設計的用途。到明代,鈕扣的製作就更多樣, 亦漸漸出現玉、銀等貴重物料製成的扣子。而像是西方服飾中的粒式鈕扣,中國也早在唐代就開始使用,當時多以珍珠、寶石製成,後來到了明代演變成現在常用的圓形幣式扣子,以子母扣的形式出現,一個環加上一個扣。鈕扣一雙一對,在中國有了美好寓意的吉祥意思,「兩下摟得堅牢,生成一對相依靠。」就是以鈕扣去描寫男女之情。
到了現在鈕扣無處不在,越來越普遍,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精緻獨特性,也再無法提供像是以前一般的日常樂趣,反而變得有點機械式,每天反覆像機械般扣上扣子上班,鈕扣長成什麼樣子,好像也沒那麼重要。
Reference: antique buttons & slate
DESIGN: CYAN F . / HOKK FABRICA
24 July 2017,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Time Capsule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