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夜店,或許是都市人解憂尋樂的場所。每逢週五晚,有人喜歡與朋友小酌一杯,盡訴心中情;有人則會悉心打扮,順道發射單身訊號。倘若時間回流至三十多年前,身處在紐約市的 Club Kids 應該不愛這一套吧。夜店裡的五光十色,除了映照著那美麗而詭異的打扮,更見證著他們的狂或野。表面上,Club Kids就像是狂妄奇怪的壞小孩,實際卻是為了挑戰性別和時尚而活。
Michael Alig,Club Kids 文 化 的 先 驅
Club Kids (俱樂部文化),源於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奇裝異服及浮誇言行所聞名。若要追溯這道地下文化的先驅,不得不提靈魂人物Michael Alig。
身兼音樂家和作家的Michael,為何有如此瘋狂的念頭呢?多多少少也與成長經歷有點關係。生於破碎家庭的他,4歲時見證父母離婚,奈何沒有能力去挽救。但這個創傷,沒有令他一直意志消沉,反而在求學時期名列前茅,並曾修讀時尚和建築。
縱使有多乖巧聰明,但Michael卻飽受歧視欺負,全因承認了自己是同性戀。在90年代,社會風氣相當傳統保守,此言一出,基本上沒有獲得社會的包容同情。直至遇上藝術家男友Keith Haring,為Michael Alig的人生帶來180度轉變。
Keith Haring的出現,帶領Michael走進紐約市的夜生活,甚至令他退學,並於知名夜店Danceteria工作。當時,Michael在負責日常事務之際,更會研究夜總會的文化。不久之後,他更成為了數一數二的派對推動者。Club Kids,正是在這個前提下所誕生。
怪 異 背 後 , 一 場 彰 顯 個 性 的 享 樂 文 化
在《New Club Kids: London Party Fashion in the Noughties》一書裡,作者Oggy Yordanov收集了大量Club Kids時尚照。這班不甘平庸的年青人,最愛亮麗鮮豔的妝容,更挑選華麗繁重的配件作DIY,以反對主流時尚。仔細一看他們的造型,有冷艷恐懼的,有美麗奇特的,甚至極度的行動不便。但這種雌雄同體的形象,似乎暗藏Michael對性別開放的期盼。
It was a statement of individuality and sexuality and tapping into an inner fabulousness.
(譯:這是個彰顯個性與性欲的陳述,以挖掘出內心深處的神話。)
-Michael Alig, interview with The Fader
所指的「神話」,就是一種本我的思想。不理世俗目光,敢於挑戰冒險,把你所想的青春投射於服飾之上,成為Club Kids的重要文化特徵。在推崇原創及享受精神下,更鼓吹了性別平等及同性戀等議題。這種叛逆自信,標誌著他們躊躇滿志地打破常規。
Club Kids 的 衰 落
隨著Club Kids的影響力增加,吸毒成癮的Michael,定期與幫派成員舉行「非法派對」。除了準備不同的音樂現場表演外,這種毒品文化更急速地被散播。每天,他們沉醉在那光影迷離的世界裡,一邊高舉做自己的旗號。
但步向衰落的真正原因,全歸咎於一宗謀殺案。在1996年,Michael與室友Robert D涉嫌殺害了成員Andre Melendez。最終,他被判誤殺罪及監禁17年,而這樁案件也彷彿為Club Kids的夜生活文化畫下黑暗的結局。
今日,Club Kids被貼上反叛無知,甚至是癮君子的負面標籤。但在80至90年代,社會風氣尚算是保守之際,又有幾多人能勇於踏出來,呼叫「做自己」呢?無論事隔幾多年,它也是歷史上不能磨滅的文化遺產。
Time Capsule 專欄文章|延伸閱讀
23 July 2017,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Time CapsuleClub KidsMichael Al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