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有人覺得「離地」。和流行樂相比,中間就像隔著一個分界世俗和脫俗的大門。正因古典樂的脫俗形像,令不少人,特別一眾家長受寵若驚,嚮往踏入其中神聖的殿堂,故不少幼童學習音樂,皆由古典樂開始。古典音樂教育在坊間音樂教育可謂成行成市,畢竟不少家長把兒女送進音樂學堂,或多或少心中都寄望他們能因此「脫流」,形式上的向上流動。這期「Old Soul Issue」,我們遇見她──台灣年輕大提琴家歐陽娜娜。
有人批評我靠家庭,我理解。我苦練琴技,就是要證明自己,走出家庭的影子,達成自己的夢想,成為名符其實的大提琴家。
– 歐陽娜娜
台灣讀者應該對歐陽娜娜的身世不會陌生,其父母歐陽龍和傅娟,都是寶島知名演員,姑媽歐陽菲菲更是國寶級歌星。曾有「鋼琴神童」之稱的香港鋼琴家黃家正,近日在專頁撰文談到古典音樂市場萎縮的殘酷現實,「真正做到全職演奏家(獨奏或樂團)的(音樂學院)畢業生不足1%。」然而歐陽娜娜的出身,彷似註定成為其中少數。一屋演藝圈精英,造就娜娜不止「贏在起跑線」,更是名符其實的「贏在子宮裡」,優厚的基因,在她7歲開始就屢獲殊榮;12歲登入台灣國家音樂廳;隔年考入孕育多名著名華裔音樂家的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成為郎朗、王羽佳和陳銳等人的師妹;去年15歲之齡就推出其首張大提琴專輯「15」,故名思義,紀念這個對她別具意義的一年。
推出專輯曾是我10歲時的夢想,但勢想不到15歲便實現了。這張專輯前後灌錄了三天,過程中我甚至哭過幾次,然後咬緊牙關繼續,流過汗水淚水而成的結晶,是對我最大的鼓舞。
然而,不少人批評,要不是家庭背景,她能達到此高度嗎?面對批評:「出身不能選擇,無疑家庭背景為我帶來良好的支援,但選擇大提琴這條路是我自己決定的。學習一門技藝沒有捷徑,大家都由一竅不通的起跑線開始,每種技巧都要經過長年累月的練習才能純熟,這些不是家裡條件好就能達成,是看個人的修為。」對於「起跑線」,她覺得沒有贏、輸之分,因為每個人的目標都是不同,不能每樣事都以錢來衡量成敗,生存於她最大的食糧是有夢想。
衣著打扮,言行舉止都有和她年齡不相稱的成熟,是妝容遮蓋了童真,喉嚨嚥住了天真嗎?歐陽娜娜卻認為自己並沒有失去童年。
比起同齡的孩童,工作量或令我的童年過得比較艱辛,不過我深信十年後回看,我會享受這個moment。
年紀輕輕有此成就,歐陽娜娜無疑是不少家長心中,希望子女能達到的高度。香港最近就有節目訪問一眾家長,對子女成長的看法。當中有家長指子女的生涯計劃,在他未成孕前就要開始規劃,包括搬家到名校區,預早報名興趣和外語班等等。
歐陽娜娜從子女角度看父母和子女的教育之道:「愛兒心切,人之常情,但我認為父母和子女最重要的是溝通,單方面逼著只會令子女喘不過氣,然後對事情生厭,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她以自己姐姐歐陽妮妮為例,說她自小學琴,一直不好,因為好動,不能靜下來練習,後來轉去學跳舞就略有所成。歐陽娜娜對子女教育的見解,筆者亦甚有共鳴,也是自小家庭就強塞去學不同項目,但其實興趣不大,最終在壓迫下連僅餘的興趣也失去。曾聽過教育學家說,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之間的分別,是前者將有更大的成就,因為主動探索更多,突破更多,才能創造更多,而屬於自己的創作正正是學習一樣項目的最大成就。和筆者同輩的,很多小時候也受過不少培訓,但到目前,8級鋼琴卻不能彈到一首完整樂曲的人,也是為數不少。
有些人以為學古典音樂是「脫俗」的鑰匙,其實放眼世界,高貴的古典音樂在正值經濟大蕭條的委內瑞拉卻是免費的,因為當地有機構為兒童提供免費的古典樂教育,頻出國際級人才,世界的另一隅,古典音樂也可以很「俗」。但事實上,真正令人流於「俗流」,卻是成長過程,意志磨滅,人云亦云地追趕社會預設的指標,最後荒廢才能,荒廢時間的人。
TEXT & INTERVIEW: STANLEY T/ HOKK FABRICA
VIDEO CONCEPT & DIRECTION HOKK FABRICA
VIDEO CONCEPT & DIRECTION: HOKK FABRICA
VIDEOGRAPHY: DICK LUK, JOYCE C/ HOKK FABRICA
VIDEO EDITOR: JOYCE C/ HOKK FABRICA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專訪seconds series歐陽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