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遍地KOL」的時代,這些KOL的一張照片或一句說話,不但發揮著無比的影響力,背後也代表著他們的吸金能力與知名度。這看來有點像弱肉強食的世界;成功爬上巔峰、得到大眾注視的王者,也許是踏著許多「屍體」一路前進──凡事總有例外,30歲的時尚買家Simone Cotellessa所創立的Instagram帳戶Ecce Homo(@ecce____homo),只專注發掘時尚界「醜陋面」,對爭名逐利一點也不感興趣。
I’m an atypical influencer, I don’t go crazy for smiles, paid advertising and fluff.
(我是破格的影響者,我不會為了笑容、付款廣告和(服裝上的)絨毛而瘋狂。)
Cotellessa從小就對時尚、藝術史及哲學感興趣,經常尋找各大品牌的時裝秀影片、閱讀不同的時尚雜誌,把具啟發性的專題剪下、保存起來,甚至把天橋配樂放在iPod裏!長大後他成為時尚買手,總看到時尚界力求完美的一面;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不但沒有令Cotellessa變得野心勃勃,反而令他開始對不完美的東西好奇起來。
Ecce Homo,意指「看,就是這個人!」,出自聖經《約翰福音》第19章第5節。 同時,這也是哲學家尼采在1888年所寫的自傳標題,內容重述了他的整個哲學歷程。之所以挑選這個名字,Cotellessa希望給大眾「看」不一樣的時尚,正視這個世界的不尋常。
起初,他以匿名身份去經營帳號——比起讓大眾知道「我是誰」,把自己的另類審美呈現出來,才是@ecce____homo的成立忠旨:由Kate Moss 在法國品牌Chanel FW97系列所戴著的加小碼珠飾胸罩、男模陶醉地嗅著英國品牌Stella McCartney的球鞋,到近期的威尼斯水浸仍阻擋不了兩位中國大媽對名牌Louis Vuitton的愛,這些照片也是Cotellessa所認為的‘The dirty side of fashion’(時尚的骯髒面)。有的「醜陋」,可能是挑戰傳統美;有的「醜陋」,可能是帶點邋遢、情色和瘋狂;有的「醜陋」,可能是對名利物欲的諷刺。
作為大眾,我們往往只看到時尚界的表層,如果不是業內人士,其實很難知道這個「葫蘆」裏有什麼故事。不過,Ecce Homo嘗試揭開一眾品牌想要隱藏的細節,以及種種現實與真相——就像是意大利品牌Versace SS15時裝秀的後台,四名工作人員為男模的雙腿塗上乳液(有人更風趣寫下“I’m sending my CV”的留言);經歷密集式的時裝週後,模特的腳跟全是傷口;又或是法籍意裔名模Carla Bruni在94年的米蘭時裝秀後,與當時同為模特的法國男友Arno Klarsfeld的親熱照等。這些所謂的真相,其實只是一種普通不過的日常,但大家的眼睛往往集中在「美」之上,而習慣忽略「美」背後的現實。
Ugly-fashion(「醜時尚」)大行其道,讓Cotellessa總被人質疑他是否刻意用「醜」作賣點。在他的角度而言,「醜」反而是一種欣賞美麗的新方式──以前,時尚界總是對「醜陋」相當排斥,更推崇著精緻而典型的審美觀──身材玲瓏有致、皮膚白嫩無瑕、服飾華麗而名貴。若然這就是美的最終追求,那時尚勢必會漸漸變得無聊。因此Cotellessa認為大眾需要醜陋來尋找美麗的興奮與新鮮感,所以@ecce____homo才致力扭轉傳統,遠離「完美」,以不安醜陋的方式掀開「美麗」的面紗。
今時今日,社交網絡早已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生活。當你每天花時間看到那些照片時,究竟有幾多是裝模作樣的?呈現於眼前的一切,是否已經是一種虛構的美好?再這樣下去,我們會否忘記了何為「真實」?
同場加映:
一個專門聚集全世界所有最「醜」的鞋子的Instagram帳號
Social Sunday:別讓你的Instagram只剩下虛假的花花世界,值得追蹤的攝影帳號
DESIGN: CHRISTY L/ HOKK FABRICA
27 December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Ugly 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