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美妝產品,不同的誕生故事
精緻的底妝的確可以讓一個人的皮膚看起來吹彈可破,但卻也很容易讓人看起來粉感很重或面無血色;在這時候,便可以在臉頰刷上一點腮紅,營造白裡透紅的自然氣息。換句話說,胭脂是一個妝容的昇華。
古時候的美人為了博取心上人的注意,不惜重金投資在化妝品上。在物質匱乏的古代,植物和食物自然成為了人們研發化妝品的材料之一;於是,古人便想到從顏色鮮豔的植物裡提煉出紅色的物質,並將之塗抹在臉頰和嘴唇上。
胭脂在古時有很多名稱,又被稱為焉支、燕支、姻脂等。「焉支」這名詞源於植物「紅藍」的產地──燕國的焉支山;傳說,為了討好商紂王,妃子妲己才使用紅藍做胭脂,而當時燕國的人們便使用當地盛產的紅藍花製成葉汁,並將其凝結成脂。
此有紅藍,足下先知之否?
北方人採取其花染緋黃,
挼其上英鮮者作燕支,
婦人裝時用作頰色……
匈奴名妻閼氏,言可愛如煙支也。
閼字音煙,氏字音支。
—習鑿齒《與謝侍中書》
紅藍的確可以提煉出紅色和黃色兩種色素,只要把花瓣反覆捶碎,便可以萃取紅色和黃色的汁液;篩去黃色染料後,便是拿來製成紅色胭脂的材料。
除此之外,胭脂的來源也有另一個說法。當年外使張騫被漢武帝指派出使西域,回國之際帶上了各式各樣的西洋物品,而胭脂便是其中之一。當時的胭脂是由女匈奴使用,除了利用花瓣提煉而成的汁液以外,胭脂還可以被製成薄花片,而黑豆皮、石榴、山花、蜀葵花等植物也是製造胭脂的材料。
唐朝文學家王仁裕所寫的小說《開元天寶遺事》描述了唐朝開元和天寶期間的軼事,其中〈紅汗〉一章則記述了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在夏天流汗的情境:
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
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
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
或拭之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
—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身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雖然天生麗質,但也略施脂粉;每逢夏天流汗時,擦汗的手帕上也會有桃紅色的汗漬。由此可見,早在古代就已經有使用和製作胭脂的記載,並一直流芳百世。
胭脂的歷史悠久,從以前用食物作原材料到現在加入的化學物質,統統都是為了營造氣色紅潤的效果,為愛打扮的人們而製作。雖然現今的胭脂原料沒有古代的天然,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製作化妝品的步驟也變得沒那麼繁複,妝感也變得更加自然。如今的胭脂不像楊貴妃所使用的一般,不會因為流汗而脫落;除了液體的胭脂,也有膏狀、粉狀等可供選擇,顏色更不只有桃紅色,甚至也有紫色、黃色的胭脂。現今網路的發達讓我們可以在片刻之間購買心頭好,更可以格價和比較化妝品裡的成分,相比以前人們使用雜七雜八的原物料所製造的化妝品來得更心安。
Creamy Blush
Powder Blush
Liquid Blush
More from Hf Beauty
DESIGN: CHRISTY.L/ HOKK FABRICA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How it’s created楊貴妃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