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iza Brichto,一位七歲的小女生。最近,她親手寫了一封信給時裝零售店Zara。在那亂中帶序的文字裡,她沒有轉彎抹角,直接道出了原因:
I’m writing to you because I would like to be a model for Zara boys.
(譯:我寫信給你,因為我想要成為Zara boys的模特。)

成為模特是Eliza的心願嗎?這麼勇敢地自薦,莫非是想要成名嗎?不少網民也有這樣的看法,甚至覺得有點奇怪。可是,這位女孩卻分享了最真實的感受。
When I was four I looked at Zara girls and I wasn’t really sure about the girls clothes but then I had a little look at the boys clothes and I loved them.
(譯:4歲時,看了Zara女裝後,我不太懂女生服飾。但看了男裝後,我卻很喜歡。)
對Zara boys一見鍾情的Eliza,自此成為了頭號粉絲。母親Jess Brichto更笑言,至今女兒也只會在這裡購物,更曾說想要「買下整間店」,可見她有多愛男裝吧。

在女兒3歲時,Jess曾準備了一套伴娘禮服給她。穿起白紗裙的Eliza,當時得到了許多讚美,偏偏只有她覺得不自在,更說不想再穿裙子。對穿搭相當感興趣的Eliza,從沒有在女裝中得到滿足感,更覺得女生與裙子不一定是對等關係。作為母親,Jess知道Eliza一直也清楚自己的喜惡,也沒有被主流擺佈。無論別人怎樣看也好,她都只會忠於自己,穿上所認為的「合身舒適」。
從沒使用過女生模特的Zara Boys,讓Eliza深感不公平。她希望大眾知道,世上有一班不愛穿裙子,只愛穿男裝的女生存在。

從小到大,裙子好像成為區分性別的指標:女生「要穿」,男生「不能穿」。沒有幾多孩子會質問這個問題,只知道彼此不能越界。走入不同的時裝店,大家也只會跟著指示牌,走到屬於「你」的性別範圍。當女生逛男裝部,或許會引起男生的好奇;而男生在女裝部徘徊,大抵會引起女生側目。
這個年代,無性及性別模糊成為大熱議題,更出現了不少顛覆例子。如倫敦品牌Art School的瘋狂叛逆設計,或是提倡「多元美」的無性模特Indi Irvin。可是許多老一輩覺得,這班人為何要打破既定的性別規範,打破社會秩序?趁著孩子還年輕,是否應灌輸「正確思想」,盡快「撥亂反正」呢?可是,這種約定俗成是否困住了我們自己?許多貌似是「真理」的東西,實際是一種沒因沒由的盲目服從。把傳統框架粉碎後,其實我們可以有更多選擇。


Reference: independent & huffingtonpost
同場加映:
Post Gender:時尚沒有性別之分!它是來自波蘭華沙的無性別品牌
Gender/Fashion:這條無性別內褲,會成為大家最驕傲的情侶單品嗎?
Style File: 這個男裝品牌連女人也喜歡?丹麥設計師Malte,重新改寫無性概念!
DESIGN: CYAN F/HOKK FABRICA
15 February 2018, 12:00 P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