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KE_ON是一本來自法國巴黎的女同志時尚雜誌,創辦人Rain Laurent作為在時裝業打滾十年的女同志,希望能夠為媒體帶來一個小革命。在視覺文化時代,她以時裝和影像,嘗試呈現具風格、雌雄同體的女同志形象。在DYKE_ON,你會看到不一樣的女性呈現,還有各式各樣的藝術創作。
…we lesbians don’t have the same taste as men,
we don’t love images of women who are showing their breasts or in mini skirts,
I think being women ourselves we prefer also something more than skin deep
(譯:我們不喜歡女性在照片中穿著迷你裙和袒胸露乳,
我們喜歡的是女性骨子裏滲透出來的內涵和性感。)
Hf: HOKK fabrica | R : Rain Laurent
Hf:你為何創立DYKE_ON?
R:我創立DYKE_ON 是因為我在時裝界工作十年,而我作為一個女同性戀者,我發現關於女同志的形象和美學從沒有在時裝業中被展現出來,反而一直被忽略。
很多朋友在Balenciaga、VETEMENTS、Maison Margiela等高級時裝品牌工作過,但我們擁有的時裝經驗,卻不足以令我們的聲音和形象被真實呈現。在時裝雜誌,缺少了既時尚又聰敏的女同志人物。
我們作為女同志,美學標準和主流的信仰是不同的;我們不喜歡女性在照片中穿著迷你裙和袒胸露乳,我們喜歡的是女性骨子裏滲透出來的內涵和性感,這並不是通過女性肢體這麼膚淺的影像來呈現的。所以,我希望我的雜誌能夠呈現「我們」的美學──不管是在時裝上的,還是在文學和藝術上的。
Hf:媒體中的女同志形象呈現,缺少了什麼?
R:時尚、充滿個人風格的女同志,很少在媒體中被呈現。可能有一兩個女同志偶像是有型的,但是沒有人會吹捧她們為「時尚指標」。但我相信女同志也可以做大眾指標的,我所認識的女同志中,很多都在高級時裝品牌中工作,這些品牌的時裝秀和衣服,都是影響著世界潮流的,同時,這些作品也是被欣賞的。
Hf:你認為女同志可以參照的時裝指引太少嗎?
R:女同志沒有很多時尚指標人物可以參考,因為媒體中代表女同志的呈現太少,我希望我可以改變這個現象。
…a lot of fashion houses is still operating on that old system of dresses for girls and pants for boys so the suits they make for women is always “fitted”.
(譯:時裝業的老牌子依然守著
「給女性造裙子、給男性造褲子」的傳統,
即使是女性西裝,
也是擁抱著某種身體定型──修身的、女性化的。)
Hf:在Dazed訪問中,我留意到你提及YSL當年的Le Smoking Suit。「女人終於能穿褲子了」的論述,對你而言,依然是不夠或落後嗎?時裝業和顧客們能夠做什麼去推動 女同志/酷兒時裝呢?
R:我不能代表所有女同志發言,但我認為,作為一個已充權的女性,你自然希望擁有男性也有的身體自由,這也是很多女同志購買男裝的原因,因為女裝衣服充滿限制。
最大的問題,在於時裝業的老牌子依然守著「給女性造裙子、給男性造褲子」的傳統,即使是女性西裝,也是擁抱著某種身體定型──修身的、女性化的,也意味著女性想買一件沒有修腰設計的恤衫也很困難。 我希望看見更多的選擇,讓那些喜歡時尚、典雅、沒有限制的剪裁的女性,也能夠買得到自己心目中的衣服。
Hf: “Dyke”是女同志的俚語,起初是一個污名,與 “Queer”一樣。雜誌是希望重奪這個字的意義嗎?
R:絕對是。
Hf:「女同志,尤其是熱衷於社運或政治的,等於對時尚沒興趣,或無法變得時尚」是一個圈子內流行的思想。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R:這也許是不去努力的一個藉口,不只是女同志,很多人也會以此來推搪。你穿衣服的方式、你做出的消費選擇,也能帶有政治信息,所以一個熱衷社運或政治的人,不一定會也不一定要排斥掉時裝和風格。
Yes, because we live in a visual world, why go against the current, ride it.
(譯:我們身處一個以視覺為首的世界和年代,
為何要背道而馳?隨著這視覺語言去玩吧。)
Hf:以時裝和打扮表達自己的重要性被低估了嗎?
R: 人們以第一印象,無限地評價彼此,卻依然認為自己是包容的。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信息在第一眼也能傳遞得準確,時裝和打扮便是絕佳的工具。我們身處一個以視覺為首的世界和年代,為何要背道而馳?隨著這視覺語言去玩吧。
Hf: 在DYKE_ON創刊號中的Rebekah Campbell攝影,背後的理念來自哪裡?
R:這輯照片其實啟發自Sharon Stone、Ellen DeGeneres和Chloe Sevigny的電影If These Walls Could Talk 2。對女同志來說,是一部好電影,哈哈。
Hf:你希望在未來的DYKE_ON上包含什麼?
R:我想拍攝更多同志模特兒的時裝特輯,業界有很多可愛又有風格的女同志,我希望世界看得見。
Hf:你的「中性美」偶像是誰?
R: Marlene Dietrich: 強悍、聰慧、女性化、陽剛、有型、勇敢。她是終極的女同志偶像。
Read more about DYKE_ON here.
同場加映:
【專訪】Meeting Jamie:黃色頭髮是一種反叛!遇上英國第三性的時裝酷兒
【專訪】Meeting Lam:「媽的木工作室」香港女木匠,以一張板凳訴說「珍惜」
Rethinking Fashion:川久保玲、Katie Eary…女人設計男裝之必要
DESIGN: CYAN F/HOKK FABRICA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