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色唇膏是安全區以外的沈默聲明:「膽大的、壞壞的,不打算如Pin-Up女郎一樣取悅你。」黑色嘴唇不一定是歌德派的專利,儘管帶點生人勿近的感覺,黑色嘴唇在歷史中,卻有著自己的另類進程。
黑白電影時期:突出唇形的顏色

Photo via Cosmetics and Skin
1920年代,黑白默片興盛,採用感藍光菲林(blue-sensitive film)拍攝的電影工業聘請Max Factor解決底片造成的畫面缺陷──女演員的紅色唇膏,正正被對紅色不敏感的底片「褪了色」。而黑色的唇膏,則在畫面上重新凸顯了女星的唇形,即使有著底片和燈光的限制,女演員們的嘴唇總算有點飽和度和輪廓了。深色的唇膏如梅子色、深紅和茄子色,都是時尚女郎們的最愛。
值得一提的是,James Bruce Mason Jr. 在1923年設計了旋轉式唇膏器皿,我們今日手上的唇膏和圓筒,也是拜他所賜。而20年代的第一浪女性主義,伴隨著唇膏的普及,唇膏帶給女性雙唇鮮豔的顏色,也代表著勇於表達的浪潮,成為了女性主義的標誌之一。
60與70年代:BIBA和歌德風格崛起



BIBA的金、紫、藍、綠色華麗風格,還有他們的黑色唇膏和化妝品系列,成為David Bowie的最愛,也與當年的粉嫩顏色潮流形成對比。閃片和光滑質料的衣服,配襯黑色嘴唇,是60年代的「BIBA女郎」風潮。
在1970年代,Manic Panic推出黑色唇膏Raven,黑色唇膏成為歌德風格的代名詞,也是前衛至極的符號。自此,我們對黑色的嘴唇有了定型,總是馬上聯想到全身黑衣的次文化青年。
延伸閱讀:Style Capsule:想當年的沈迷!走進60年代英倫的BIBA時尚國度
90年代:紅地毯和Urban Decay
紅地毯上的女演員,嘴唇上掛著一絲深酒紅色,而Drew Barrymore更為大膽,將黑色嘴唇和大剌剌的個性結合起來,在傳媒面前演活了反叛的精神。
在1996年,電影The Craft牽起了一股「女巫熱」,黑色唇膏更成為青少年的最愛。電影推出一年後,就有新聞報導一個塗黑色口紅的女生,兩度被學校要求早退回家。
同時,Urban Decay推出名為Oil Slick的黑色口紅,在2016年推出復刻版,紀念當年這批前衛的口紅顏色所帶動的風潮。
現在:Fenty Beauty、Kylie Jenner和更多的黑色
近年彩妝界不再墨守成規,除了考慮到不同膚色的粉底需要,在唇色上也有著多元的選擇,例如Rihanna的Fenty Beauty和Kylie Jenner的同名系列,我們都看到一些「安全區」以外的唇色,不論是藍色、綠色、紫色還是黑色,大家總有辦法將它安放唇上,成為自己的造型。
References: Broadly, Stylecraze.com , Cosmeticandskin.com , YouTube
推薦給你
A Week of Beauty : 教主帽?教堂塔?Met Gala裡七大不能不看的「禁忌頭飾」!
Redefining Beauty:你的裸色不是我的裸色!與品牌Nu-nude一起反思這場火熱的Nude色潮流
DESIGN: BIRD M/ HOKK FABRICA
9 June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