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出生,不論性別種族,都會被打上標籤。身處在不同的社會,當身上掛著這些「特定區分」時, 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特別是在那個推崇「白人美」的年代,黑人就像是箭靶般受盡歧視偏見。但幸好今天步向多元世代,情況似乎也有丁點兒的好轉。不過,對於在倫敦生活的亞洲女生來說,她們仍是一班不受關注的邊緣群組。於是,這個「七人女生小隊」創立了獨立刊物《Daikon*》,嘗試為自己尋找發聲空間。
We weren’t seeing South East and East Asian women and non-binary people represented in conversations about race and feminism.
(譯:在有關種族和女性主義對話裡,我們從未見東南亞和東亞女性,以及非二元人士被談及過。)
沒人了解我們,也沒人想了解我們,正是這班女生的真正心聲。曾是女性及非二元組織「Fly」成員的Hanna,與好友Jun也擁有亞洲血統。生活在貌似多元的倫敦,她們總覺得被拒諸門外—難以在這裡塑造個人身份,亞洲女人成為了地位低的標籤。於是,她們聯同了幾個女生好友,透過詩歌寫作及藝術創作等,希望能引起大眾對亞洲女生的關注。
特意把「women」的後綴改掉,自稱「womxn」的她們,究竟想說出什麼現狀呢?
If you’re Asian and you’re read as a woman, you’re doubly feminised, and you’re doubly oppressed.
(譯:如果你是亞洲女人,大量女性化的標籤會加諸你身,所受的壓迫亦會加倍。)
在外國,似乎對亞洲女性有著刻板的觀念—女性化、順從安靜、優雅淑女等印象。但老實說,這也是亞洲人對女性的期望。當你被標籤為「亞洲女性」,好像必需擁有這些女性氣質,才算是一個稱職的女人。
但在這個標榜女性主義的年代,為何亞洲女性還要受這種期望支配?Hanna認為,大眾一直忽視她們,她們甚至只能默默迎合主流期望。因此,她們寧願反抗發聲,也不想被牽著鼻子走。
刊物取名為《Daikon*》,在日文解作白蘿蔔,同時也被譯作big root。它除了是在亞洲烹飪中廣泛使用的蔬菜外,背後也隱藏著一個獨特意思:在根深蒂固的結構文化中積極求變。屬於自己的女性形象應由自己創造,而不應被別人的想法左右。
目前,《Daikon*》已出版了三冊,最新一期更以「QUEER/TRANS」為主題。針對東南亞或東亞人的歐洲背景,討論這班性別酷兒的經歷,以及探討性別歧視,同性戀或跨性別的問題。
這本為「邊緣群組」而設的獨立刊物,足以引起社會關注嗎?縱使力量微少,但Hanna認為,當7個女生聚集起來,積少成多,足以放大這種「邊緣性」,引起討論。縱使成效或不及預期,但總比坐以待斃來得好。
Reference: gal-dem.com & vice.com
同場加映:
哥本哈根雜誌Sindroms,只有一種顏色,每兩年只出版一次
Fashion X Zine: 年度小眾雜誌《Buffalo Zine》,不談主流大熱的時尚,只有瘋狂有趣的隨機想法!
She Writes:Charles Dickens也邀請她為他的雜誌撰文,維多利亞時代的小說家Elizabeth Gaskell
DESIGN: LAWRA/ HOKK FABRICA
5 February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