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謊言,到底是否有一條去判斷它正確與否的界線?
事實上,我也是一個會說白色謊言的人。記得在韓國電影《與神同行》的說謊地獄裡,即便善意謊言亦屬有罪。這令我思考良久,不知從何判斷──是否只要存在謊言,就代表是錯誤呢?
明知有些事實會使當事人崩潰,是否還要告知他真相?若然以正義的名號揭露真相,結果當事人知道後傷心欲絕、鬱鬱不歡,這變相又是否屬於一種傷害人的行為?
不過當然,同樣地也會有一類人假借善意之名說謊,不過是為了減低自己的罪惡感,為自己的行為找到脫罪的藉口。
多少人打著道德的名義傷害別人,又有多少人以善意謊言讓人破涕為笑?
這一條於道德界線之中徘徊掙扎的問題,又豈是我所能解答?不過,對於應否說白色謊言,專家則是提出了這一條方程式:
白色謊言的價值= 說謊的意圖 + 謊言的潛在衝突
說謊的意圖
個人認為,意圖的本質是相當重要的。一個人若然意圖不軌而犯下罪行,受罰固然是理所當然。反觀一個人只是出於善意而做出自認為正確的事,也是情有可原。不過值得思考的一點,是我們何時才能真正知道一個人的意圖?說到底,心知肚明的從來只有那人自己。
謊言的潛在衝突
曾聽過一句說話,指出一個謊言若沒有被發現的話,就不算是謊言。它聽起來雖然不太符合我們一直所說的道德標準,但事實上卻是一針見血。而這裡所指謊言的潛在衝突,則是代表我們要衡量若然謊言被揭穿,對方是否會憎恨我們?我們是否能承受後果?我們是否寧可承受後果,亦要說出謊言?
其實白色謊言之所以如此爭議,和人心難測脫不了關係。在這個佈滿謊言和揣測的社會,一切真實假象亦變得混濁。
到底該不該說白色謊言,並無固定答案。但這條方程式,或許會為你找到掙扎的出口。
TEXT: ELISE/ HOKK FABRICA
DESIGN: BIRD M/ HOKK FABRICA
HOKK fabrica
DESIGN: BIRD M/ HOKK FABRICA
27 May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謊言